列印 | 關閉視窗
 
清華學子利用3D打印 重新詮釋京劇《霸王別姬》服裝
發佈日期:02/01/2018
消息來源:3D打印世界
日前,清華美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校友藺明淨與其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博士同學黃才駿,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展出具有傳統折紙元素的3D打印服裝創作。

藺明淨與黃才駿的3D打印設計項目名稱為《Fold the Interfashionality - First 3D-printed, Pleated Beijing Opera Costume》。

藺明淨與黃才駿的項目名稱為《Fold the Interfashionality - First 3D-printed, Pleated Beijing Opera Costume》。在為期一周的展覽期間,吸引了眾多皇家藝術學院師生,他們對作品所表達對空間內極簡以及帶有東方質感的設計高度認同。

皇藝博士研究主任Dr.Catherine Dormer認為展覽與服裝與展覽空間呈現出很好的呼應,潔淨的黑色線條樹立了強烈的空間意涵,與服裝想要表達的概念相符。


本研究項目通過先進3D打印科技與手工折紙工藝的結合重新演繹傳統文化,並借京劇與手工藝深厚的傳統來啟迪新科技、新技術。研究雖為學術項目,仍得到了業界波蘭3D打印公司Sinterit的大力支持與贊助。與常規桌面級別SLS(選擇性激光燒結技術)不同,Sinterit公司研發的材料,結構更精細、具有類橡膠質感。通過數字參數化設計並融合傳統折紙結構的折疊多變,材料呈現出傳統紡織、手工藝難以達到的形態效果。


在保留傳統京劇最為精髓演唱和動作的基礎上,團隊對演出服、劇場設計以及音樂音效做出了新的嘗試。服裝與場景仍然保存傳統京劇具有符號與標誌化的設計,例如服裝整體造型、臉譜、妝容等,但在顏色和細節的處理上更傾向於黑白灰的樸素設計。

讓傳統京劇表演藝術家完全接納設計上的重塑並非一件輕鬆的事情。在傳統京劇教學中有句口口相傳的俗語叫「寧穿破,不穿錯」。事實上,京劇演員在未看到設計、未與主創面對溝通之前對於3D打印和對與京劇整體美學的改變並不能完全理解。

當經過第一次帶裝排練後,創作團隊對這一創新大膽的想法一致贊同,更明確了此項合作的目的並不是要排斥、顛覆甚至攻擊傳統文化,而是對傳統文化加入全新和富有時代感的理解,並借傳統文化的豐富底蘊來影響和啟迪新設計的產生。
文化的對比與碰撞仍然是此次3D折紙京劇的核心。延續2016年Interfashionality項目的文化互置思想,今年Fold the Interfashionality則將東西文化、手工與科技、傳統和現代以京劇代表作品《霸王別姬》來表達。

皇家藝術學院的設計史資深導師Sarah Cheang評論,此演出囊括多重二元相對的元素:男女社會地位,東方與西方文化審美,當代與傳統,手工藝與科技,但在整體表現上卻相當良好的融合這些對立的二元元素,從而走出了一條介於東方與西方、傳統與當代之間,又不屬任何一邊的、有著屬自己的獨立特點和美學表現手法的道路。

主創藺明淨與黃才駿提出:「我們期待看到代表傳統的折紙與代表未來的3D打印科技的相互融合,希望這樣的合作能激蕩出一種新的藝術形式:面料褶襇對比的變化、3D層疊的互換、對中國文化的重新思考,以此體現我們服裝和面料設計者對於歷史的崇敬和對未來的憧憬。」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