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工業4.0重新帶動西方製造業 或將扭轉全球化趨勢
發佈日期:04/01/2018
消息來源:電子時報
全球化浪潮下,企業的生產線遍布世界各地,西方大型企業在過去30年來打造了「全球供應鏈」,透過貨櫃來降低運輸成本,並利用即時通訊來協調生產;這些公司從海外投資新興國家,並利用廉價勞動力來操作機器設備,但現在工業4.0可能扭轉這個趨勢。

Cuffe Links報導,把工廠移到新興國家有非常巨大的長期政治影響,美國與大陸的貿易赤字、以及不平等問題都引起許多討論。隨著美國築起保護主義與移民壁壘,這對於自由經濟也產生許多威脅。一個可能阻擋全球化的力量,在於工業網路的發展。人工智能、物聯網(IoT)、3D列印、機器人與自動化,將重新帶動已開發國家的製造業,也使得移往新興國家設廠不再具有吸引力。

西方工業將仰賴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力,將最新科技商業化,並打造智慧工廠。這些人才是可以在本土取得的,此外,數位轉型需要大量資本投資,未來製造業者比較不需要低廉勞動力。

當然,全球生產鏈還是有其重要性,因為還是有許多低階產品需要在開發中國家生產,而機器人還是無法完成許多手的動作。例如亞馬遜(Amazon)的機器人並不需要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來監控;大陸的人力成本上升,也導致許多西方公司重新把工廠移回自己國家。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科技發展是長期的。現在的科技進步,讓西方公司選擇把工廠設在離客戶近的地方。經濟規模不再那麼重要,對於工廠生產線的需求也減少,導致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跟著降低。

3D列印也可能帶來重大的經濟影響。舉例來說,愛迪達(Adidas)在德國與美國設立3D列印工廠,只要幾個星期就能從完成從設計到交貨;如果是透過亞洲工廠,則需要好幾個月。3D列印的另一個好處就是減少倉儲的必要性。

24小時運作的工業機器人,降低了生產成本,也取代了廉價勞動力。聯網化的機器與裝置可以互相溝通,而感應器蒐集大數據,透過演算法可大幅提升效率。物聯網可以實現無人駕駛車、機器卡車、無人機等,推動本地生產;智能電網可望降低先進國家的電力成本,這也是逆轉全球化趨勢的另一個力量。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