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這些英國出版商為何獨愛中國書?
發佈日期:27/04/2018
消息來源:新華網

作為英語國家最重要的國際圖書版權交易盛會之一,倫敦書展每年選擇在「世界讀書日」前夕舉行。在倫敦書展上,記者發現英國湧現出一些重點關注中國圖書的出版商,它們正致力於讓西方讀者讀到更多中國視角的好書。

「我們只出版來自中國、關於中國的書。」在今年的倫敦書展上,英國帕斯國際出版公司負責人保羅·古爾丁向記者如是介紹自己的公司。

帕斯公司在書展期間與中國經濟科學出版社簽訂協定,挑選並購買了《中國道路》系列叢書中10本書的英文版權,內容涵蓋中國都市發展、經濟國際化、養老保障體系、軍事體系等多個領域。

為什麼要把這些介紹中國發展現狀、詮釋中國價值觀的學術書籍引入英語世界?古爾丁對記者娓娓道來:「過去西方讀者想要瞭解中國,只能看西方媒體的出版物,因為那時候有關中國的資訊幾乎都來自西方記者和學者,是純西方視角。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和出版物質量的提高,我感到只有來自中國、由中國學者所寫的關於中國的書才能提供最好的視角,讓人真正讀懂中國。」

古爾丁選擇出版中國書籍絕不是心血來潮。上世紀80年代,古爾丁開始定期考察印度、中國等亞洲國家出版市場。他在新加坡工作十多年,其間曾擔任多家國際出版商在亞洲地區的代理或負責人。2002年,他在英國註冊成立帕斯國際出版公司,把亞洲地區編寫的高品質學術書籍和期刊帶到歐洲和北美市場。起初,他的公司主要與印度、新加坡等國的出版商合作,兼顧中國市場。但從2010年開始,經過深思熟慮,古爾丁做出決定:只做中國市場。

「一方面,西方學者和研究人員開始迫切希望瞭解來自中國的學術觀點,也需要不斷更新他們對中國的認知,以便開展相關研究、與中國打交道。這些資訊如同給他們打開一扇通向豐富資源庫的大門。」古爾丁說。

另一方面,1984年至今已到訪中國無數次的古爾丁見證了中國圖書出版市場的發展和變化。「中國有潛力、有商機,中國人辦事認真。中國政府和相關機構不斷加大對出版社和作者的支持,鼓勵中國圖書輸出到國際出版市場,我明顯感覺中國出版市場的機會越來越多。」

8年來,帕斯公司已與中國15家出版社建立合作,出版了170多本中國主題出版物,主要介紹中國的社會變遷、經濟發展、國際關係以及中國歷史、哲學和文化。

談及這次選擇《中國道路》的原因,古爾丁說:「我認為這套書的內容與『一帶一路』緊密相關。我們出版過『一帶一路』學術期刊,市場回饋很好。這個主題關乎中國的發展與未來,視角獨特,內容重要,值得引進出版。」

在英國這塊全球英文出版市場的高地,對中國書籍情有獨鍾的出版商不只帕斯一家。

查思出版公司早在20年前就開始關注和出版中國書籍,最近幾年與中國出版商和作者之間的互動愈發頻繁,以每年20到25本的速度專注於出版中國圖書。

今年倫敦書展期間,查思出版公司與譯林出版社合作舉辦了《我的七爸周恩來》英文版首發儀式。去年倫敦書展期間,它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簽署了9本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出版合約。

查思公司主編馬丁·薩弗裡說,查思過去主要出版涉及中國政治、經濟和歷史的專業書籍,近年來更多關注中國文學作品,已經把蘇童、賈平凹等知名作家的小說介紹到英國。

薩弗裡大學期間主修中文,對出版中國書籍感觸頗深:「10年前,在英國翻譯出版中國書籍市場比較小,讀者也不多。如今情況大有不同。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活躍在各個國際場合。更多讀者想瞭解中國、到中國旅遊或開展貿易,對中國圖書感興趣的西方讀者群明顯擴大。」

在薩弗裡看來,中國各類題材書籍在海外出版市場潛力巨大,不僅在於這些書關於中國,也因為它們內容品質過硬、引人入勝。不過,受到翻譯、代理管道等條件制約,這些潛力不會很快釋放,但「只要假以時日,加上到位的翻譯,中國書籍在全球的讀者一定會越來越多」。

古爾丁也坦言,出版學術書籍並不容易,目前帕斯出版的中國學術書刊銷量並不算多。「知名的大出版商、西方傳統學者的書都是我們的競爭對手,我們的發展還需要時間。」

不過,西方讀者對中國不斷增加的興趣讓古爾丁對帕斯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西方人會看到更多中國人走出國門,聽到更多來自中國的聲音,讀到更多中國專家的觀點,中國與西方之間的互動和聯繫也會更多。有了這些文化和社會基礎,人們自然而然會更加關注中國書籍。」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