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人民幣最大面額曾是5萬 漢口中原印刷廠曾參與印製
發佈日期:05/12/2019
消息來源:楚天都市報
新中國成立以來,錢幣的最大面額是第一套人民幣中的5萬元。
 
1948年12月1日,中國正式開啟貨幣發行的新篇章,為新中國恢復生產建設、穩定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之後,第二套人民幣在蘇聯的幫助下發行,第三套人民幣成為新中國獨立設計印製的第一套流通紙幣。如今,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發行並投入流通。
 
在第一套人民幣發行71週年之際,記者採訪了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相關負責人,了解到人民幣發行印製工作中的一些湖北元素:1949年,位於漢口的中原印刷廠,擔負起第一套人民幣中4個品種的印製工作;第三套人民幣二角的背面圖案選用了武漢長江大橋。
 
5萬元面額人民幣隻流通了一年多
 
11月29日,在漢口崇仁路武漢收藏品市場的一家店裡,記者見到了第一套人民幣中面額為五萬元的樣票。當店主杜愛國用鑷子將兩張樣票取出來時,記者發現同樣是五萬元的紙鈔,卻有兩幅「模樣」。其中一張是藍色,正面右側為新華門圖案;而另一張以墨綠色作為主要基調,正面左側為收割機圖案。
 
 

 
   
杜愛國告訴記者,收藏界把這兩張紙幣分別稱作「五萬元新華門」和「五萬元收割機」。「新華門」由北京印鈔廠承印,印刷於1950年,發行於1953年,流通時間僅1年3個月;而「收割機」流通時間也只有1年4個月。
 
事實上,不僅僅是五萬元,第一套人民幣全是「多胞胎」,集合起來更是一個大家族。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貨幣金銀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第一套人民幣發行了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12種券別,版別更是多達62種。其中100元券有10種,20元券和50元券各有7種,而很多市民鮮有了解的五百元、一千元、五千元、一萬元……每一個面額都不少於2個版。
 
 
第一套人民幣:全套價值400餘萬
 
為什麼同一面額、同一發行年代,有的甚至是同一年印刷還會有這麼多不同版本?人民銀行武漢分行上述資深人士告訴記者,通常一個票種只由一家企業生產,但第一套人民幣帶有「戰時貨幣」的性質,它是伴隨解放戰爭的發展,為適應各個解放區經濟貿易的需要誕生的,前期設計和印製大體上借用或套用了原各解放區貨幣的設計圖案和設計元素,同時也出現了同一種面額的鈔票分別由多家企業設計生產的現象。加上解放前夕連年通貨膨脹,貨幣貶值速度快得驚人:北京、天津解放時,最大面值鈔票是一百元,而到1950年時便出現了五萬元。

第一套人民幣的地域特色鮮明,版別多樣,例如收藏界熟知的「打場圖」、「帆船圖」,反映了山東片區的生產生活場景,「蒙古包」「牧馬圖」「駱駝圖」則反映了西北地區人們的生活場景。不過,同樣因為第一套人民幣券別種類繁多,老百姓防偽識別難度較大,1955年第一套人民幣宣告停止流通。
 
漢口的印刷廠參與首套人民幣印製
 
時下的中國印鈔造幣公司下屬印鈔廠主要分佈北京、上海、瀋陽等地。不過,第一套人民幣印刷企業卻遍及各大解放區,江城也承擔過第一套人民幣的印製工作。資料顯示,1949年前後軍事接管各印鈔企業以後,各個印製企業共製作人民幣原版22種,其中位於漢口的中原印刷廠承擔了4個品種、4種原版的印製。
 
中原漢口印刷廠在哪裡?記者在百度上搜索,卻已答案難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上述資深人士也是一位老武漢人,他告訴記者,根據他的綜合判斷這家印刷廠應該在現在天津路路口,原來老通城附近。
 
那這家印刷廠印製了哪個版別的錢幣呢?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馬德倫主編的《中國名片人民幣》一書中只提到了「4個品種、4種原版」。記者多方查詢資料了解到,第一套人民幣中的「20元六和塔」藍色版本,正是由中原印刷廠在1949年5月至9月間印製。該鈔正面為杭州六和塔和牛群圖,發行量極少。
 
杜愛國說,在不少收藏愛好者眼中,「20元六和塔」的收藏價值並不及第一版人民幣的「十二珍」,但是也很少見,目前全新品相的鈔票市場價格在4500元左右。
 
 
 
 第一套人民幣20元六和塔紙幣有甲、乙兩種紙幣。
 
「20元六和塔」和第一套人民幣的其它版別一樣,在被宣告停止流通後,短短100天就幾乎面臨全部銷毀。1955年3月,第二套人民幣開始發行,部分券別由蘇聯代印,成為我國第一套完整、精緻的貨幣。第二套人民幣也有一些有趣的故事:這套人民幣只有10種券別,最大面額從第一套的5萬元變成了10元,在換算上第二套人民幣1元相當於第一套人民幣的1萬元;此外,短時間發行過人民幣歷史上唯一的三元面額鈔票。
 
1962年第三套人民幣發行,我國開始獨立設計印製流通紙幣。隨後,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適應防偽的需要,我國又陸續發行了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幣。
 
2角鈔上的武漢長江大橋
 
在各套各種版別的人民幣中,武漢元素出現得併不多。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第三套人民幣二角錢的主景——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的長江大橋,於1957年10月15日通車運營。而這張銘記著武漢乃至新中國光輝歷史的鈔票發行於1964年4月。在第三套人民幣紙幣的7種不同面額中,只有這張二角人民幣紙幣的券面主景是建築物,作為時代標誌永駐在人民幣上。
 
從單一防偽措施到票面 科技感十足
 
作為國家名片,人民幣與新中國的歷史緊密相關,反映了特定階段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除此之外,防偽需要也是人民幣不斷更新的原因。
 
「第一套人民幣是在戰時發行的,防偽措施簡單且單一。第二套人民幣開始採用凹印技術,其中10元紙幣採用了當時先進的接線印刷技術。」人民銀行武漢分行上述資深人士介紹道,但是當時的台灣在美國幫助下,仍然可以在技術上把假票印成與真票完全近似,老百姓區別不了真假,銀行也只能靠少數幹部用顯微鏡來觀察真偽。因此,第二套人民幣最大的面額只有10元,正是出於防偽的考慮。
 
隨著世界貨幣防偽技術的更新換代,人民幣也在不斷提高鈔票的防偽技術和印製質量。到現在,中國正在使用的是第五套人民幣,這套人民幣在防偽性能和貨幣現代化方面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而2019年新版人民幣的宣傳點是更安全、更亮麗、更易於識別。
 
「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百元紙幣發行的時候,我就看到了一條亮光帶在「100」的面額數字上來回滾動,當時這張人民幣被稱為「土豪金」。」今年50歲的孟女士說,發行當天她就去銀行換了新版百元大鈔。今年8月30日,新版人民幣發行時,她又前往漢口一家網點兌換了新發行的50元、20元和10元面額的新版鈔票。專家說,中國的防偽工作最初需要藉助專門的放大設備。而現在處於國際鈔票防偽領域前沿的光彩光變技術,科技感十足,又能讓普通民眾很容易識別。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