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到2025年70%以上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碼化網絡化
發佈日期:07/05/2024
消息來源:人民郵電報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早前舉行新聞發佈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介紹2024年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單忠德指出,智能製造是實現中國製造業由大變強的核心技術和主線,是製造強國建設的主攻方向,也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任務。中們大力發展智能製造,就是要實現優質、高效、綠色、安全的製造產品。同時,在發展智能製造過程中,會進一步重塑製造業技術體系、生產模式、產業形態和價值鏈。圍繞推動智能製造發展,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了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技術攻關。發展智能製造工藝、智能製造裝備、智能產品、軟件系統,推進工業機器人、智能檢測裝備、增材製造裝備等技術攻關。同時,加強工藝數碼化、裝備智能化、質量檢測、供應鏈協同等方面的工藝、裝備、軟件成組連線的創新突破。中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規模已經達到了3.2萬億以上。

二是增強解決方案供給。要發展智能製造,特別是推動企業數碼化、智能化轉型發展,要有一批服務供應商。工信部重點培育主營業務收入10億元以上的系統方案供應商超過150家,鋼鐵、石化、鋰電池等領域系統集成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混線柔性生產、加工檢測一體化、高精高可靠裝配等解決方案也取得重大突破,賦能企業數量超過3,400餘家。

三是加強引領示範。聯合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連續三年實施智能製造試點示範行動,培育了421家國家級示範工廠、萬餘家省級數碼化車間和智能工廠,人工智能、數碼孿生等技術在90%以上的示範工廠得到應用。

四是加強標準製定。聯合國標委發布國家智能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累計發布國家標準408項、主導製定國際標準48項,推動智能製造標準化、規範化、系統化發展。

單忠德指出,下一步,在目前工作的基礎上,工信部將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化應用牽引。深入推進智能工廠和智能供應鏈建設。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建設智能園區,培育一批數碼化轉型、智能化發展的典型標桿,支持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基於成熟技術、先進適用技術進行技術改造。目標是到2025年,70%以上的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碼化、網絡化,建成一批引領產業發展的智能製造示範工廠。

二是完善供給支撐。要謀劃布局智能製造領域的相關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加強智能製造工藝、智能製造裝備、智能產品、軟件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同時開展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培育,到2025年培育一批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更好地推動更多企業進行數碼化轉型、智能化提升。

三是健全基礎設施。適度超前布局5G、算力、移動物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加大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完善智能製造標準體系。特別是要加強評估評價工作,目標是到2025年建成一批具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

「我們今年剛好在推進大規模工業設備更新,我們也抓住這個機遇,體系化推進智能製造應用探索、科技攻關、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大力推進製造業數碼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為製造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單忠德強調。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