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在新基建、新能源、新質生產力等領域取得長足發展,占據世界領先地位,同時在控房價、去杠桿、清理地方債務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化解了地產泡沫和金融風險,以極大的決心和勇氣解決了很多長期難以解決的歷史難題,為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但是,中國的短期經濟運行狀態不容樂觀,經濟持續下行甚至超調。PPI連續20多個月負增長,CPI在零附近徘徊,實為歷史罕見,通縮壓力明顯。股市、房市持續近三年下滑,主要股指去除銀行股等普遍跌幅一半以上,創業板指數跌幅超過一半;1-8月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8.0%,一二線城市房價平均跌幅在30%左右,遠郊區和三四線城市房價甚至腰斬。居民資產縮水嚴重,消費降級。地方政府出現巨大的收支缺口,以罰沒等為代表的非稅收入異常高增,在1-7月全國稅收收入同比-5.4%的背景下,非稅收入增速高達12%,金額達2.44萬億。地方政府欠薪已經是普遍現象,大量中小企業被地方政府拖欠工程款,導致裁員降薪潮出現。更為嚴重的是,市場信心受到打擊,企業缺少安全感,民間投資長期負增長,“躺平”文化流行。根據各高校反應,受經濟不景氣和企業裁員影響,近三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失業壓力和消費低迷形成負向循環。 宏觀數據和微觀感受出現明顯背離。一方面,統計數據受幸存者偏差的影響,工業生產、企業利潤等統計口徑為規模以上企業,掩蓋了大量民營中小微企業破產倒閉的真實情況,企業注冊數量大幅下降、注銷數量大幅上升是一個佐證;另一方面,基於問責風險,一些部門和地方報喜不報憂,宏觀統計數據在反應微觀真實經濟運行情況方面日益失真。出現上述困難的原因是信心不振、內需不足,而導致內需不足的原因主要是房地產市場持續下滑、地方政府化債占用大量資金以及一些緊縮性措施並未退出甚至層層加碼。隨著房地產泡沫明顯去化、金融杠桿大幅下降、美聯儲開啟降息周期拐點等,為財政貨幣政策的調整提供了有利條件,當前是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提振市場信心措施的關鍵時間窗口。 1、推出4-5萬億元的地方債或特別國債,緩解地方政府的財政困難,減輕被拖欠企業的負擔。與此同時,制定全國一致的一攬子化債方案,讓地方政府、金融機構以及其他利益相關方各擔其責;出台法規和行政措施,建立地方政府資產交易機制,讓地方政府以資產化解存量債務。最終,完成三中全會的改革,編制各級政府的資產負債表,發揮地方人大的作用,控制新債務的產生。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必須得到治理,但方法值得斟酌。近幾年來,地方政府的經常性赤字已達4.2萬億元,財力已經捉襟見肘,此時要求地方政府各自為政清理存量隱性債務是不現實的。依靠現有財力,許多地方政府償還債務利息都有困難,更沒有財力償還本金。在化債和地方收入減少的雙重壓力之下,地方政府只能一方面開辟罰沒收入渠道增加收入,另一方面通過降薪、欠薪節約支出。地方政府的財政收縮是導致國內需求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2、推出大規模經濟刺激措施,大力擴大內需,拉動就業,調控要緩,救市要急,一鼓作氣,提振信心。通過大力建設綠電站、新型能源體系等,消化現有新能源光伏、風電、鋰電池的過剩產能,提前完成“雙碳”戰略,大幅降低綠電成本,普及綠色能源,提高中國綠色經濟、綠色制造的全球競爭力。對於2孩以上家庭,給予生育補貼,提振生育率和消費。采取組合拳,一攬子提振市場信心措施的規模在10萬億以上,包括地方化債、新基建、消費補貼、生育補貼、住房銀行等,采取特別國債、超長期國債、央行再貸款等工具,規模要大,資金成本要低,民眾獲得感要強。3、擴大消費領域的以舊換新補貼規模,把補貼總量提高到1萬億元以上,而且不再指定消費品種類,只要是購買耐用品(汽車、家用電器、家具、計算機、手機等)都可以使用補貼,以最大化補貼的效果、並減少行政成本。4、成立3-5萬億規模的住房銀行,用於收儲地方政府庫存土地和開發商庫存商品房,用於保障房,以滿足應屆畢業生和新市民的起點住宅需求。如此實現一舉多得,既減輕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又緩解開發商現金流壓力、防範流動性風險,解決購房民眾擔心的“爛尾樓”風險。5、優化地產調控政策,促進地產市場軟著陸。打通穩樓市的最後一米,支持民營房企三好生的合理融資需求,降低房企的信用風險,促使地產市場回歸常態。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減輕居民負擔,通過降準彌補商業銀行的利差損失。放松限購、限貸、限售、限價等此前市場過熱時期的收緊措施,回歸市場化,一線城市可以從放開郊區和大戶型限購開始逐漸放開。房地產對GDP的貢獻大,產業鏈長,居民購房不僅是購買住房,而且要裝修、購置家電、家具和裝飾品,房地產業的持續下降是中國內需不足的重要原因。2023年中國城鎮化率66.2%,在剛需、改善型需求、城市更新改造等方面還有較大空間,未來發揮房地產在惠民生、擴內需等方面的實體經濟作用。6、清理緊縮性政策和非稅收入。以罰沒等為代表的非稅收入異常高增,惡化營商環境,導致民營企業不敢投資,應該盡快予以規範。可以考慮將罰沒等非稅收入上收中央財政。過度嚴苛的問責機制,導致地方政府不敢作為,倒查手段被過度使用導致民營企業充滿不安全感。應該以建立制度和機制為主,減少運動式措施和層層加碼的執行方式。7、重建資本市場,助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過去幾年,創投資本規模急劇萎縮,而且被地方政府引導基金壟斷,這是中國獨角獸企業數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股市低迷,IPO基本處於暫停狀態,創新企業的退出渠道被阻斷。以新質生產力為代表的新經濟企業面臨融資困難,創新創業環境惡化。應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繁榮生態,為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彈藥。中國經濟潛力大,面臨的經濟困難雖然嚴峻、但是暫時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采取長短結合的大力度措施,就可以重啟經濟覆蘇進程、提振各方信心。良好的經濟增長和就業狀況,是應對美國戰略遏制的根本,是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保障,是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基石。中們深信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前景是無限光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