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軟包裝印刷和加工行業正面臨著兩大嚴峻挑戰:更短的生產周期和更快的訂單切換需求。這些挑戰無疑是利潤的殺手。以往,加工商往往會接下這類訂單以維繫常規的長期業務,但利潤微薄甚至虧損。然而,如今這種短版訂單已成為常態,並開始威脅到一些加工企業的生存。 要弄清楚卷筒紙膠印為何能有效解決眾多生產難題,首先得澄清一個普遍存在的誤區——“短版”的概念。在加工和印刷行業的不同領域,“短版”的含義有著顯著差異。隨著軟包裝數碼印刷機的崛起,“短版”的定義被大幅度縮短,遠低於傳統軟包裝加工商的標準。 目前,市場上最大的數碼印刷機卷筒紙寬度僅為1米,四色印刷速度也僅有300英尺/分鐘。相比之下,柔印機和卷筒紙膠印機則屬於完全不同的類別,它們的印刷速度可達數碼印刷機的五倍甚至更高,卷筒紙寬度更寬,能承載更多的顏色。因此,將數碼印刷的印量稱為“微量印刷”更為貼切。 現階段,這些“微量印刷”的數量以及數碼印刷軟包裝在整個市場所佔的比例都非常小。即使在未來十年,數碼印刷軟包裝市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這種平衡也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數碼印刷對“微量印刷”的取代並不會對柔印機和凹印機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真正的挑戰在於,對於數碼印刷機來說,這些“微量印刷”的印量過大,而對於傳統印刷機而言,這樣的印量又過於微小,難以實現盈利。同時,印刷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矛盾。 膠印的優勢 如今,卷筒紙膠印機已經能夠將那些原本被視為邊緣化的短版印刷任務轉變為穩定且盈利的業務。得益於高生產效率、快速且低成本的印版製備與安裝,卷筒紙膠印在應對短交期、小批量訂單方面明顯優於柔印。此外,其出色的印刷質量、精湛的色彩控製、標準化的流程以及高速處理各種基材(包括厚度僅為9微米的薄膜)的能力,進一步鞏固了這一優勢。 例如,高斯的 Sunday Vpak系列憑借創新的可變套筒技術,通過快速更換橡皮布和印版滾筒套筒適配器,實現了“無限可變重覆長度”,使短版印刷變得更加便捷經濟。通過將柔印、凹印和數碼印刷單元集成到Vpak印刷機中,打造混合生產線,印刷企業可以獲得無與倫比的靈活性,同時繼續享受各種塗布和後加工工藝帶來的優勢。 傳統的軟包裝行業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能否準確識別並應對這些挑戰,是企業能否保持利潤和業務的關鍵。當前,整個包裝市場正處於一個由品牌和消費者共同驅動變革的時期。對於那些能夠積極擁抱變化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充滿機遇的市場。 卷筒紙膠印與軟包裝並不容易聯系在一起。這是為什麽? 傳統上,凹印和柔印一直是軟包裝印刷的主流工藝。雖然單張紙膠印在其他類型的包裝印刷中佔據重要地位,但由於其無法處理大多數柔性材料或卷筒紙,且卷筒紙膠印設備供應商相對較少,因此在軟包裝領域一直未能廣泛應用。而那些采用卷筒紙膠印的廠商,往往依賴於卡匣系統,頻繁更換卡匣會帶來高昂的成本和耗時。 隨著市場對短版訂單需求的不斷增長,包裝印刷企業不得不將關注點轉向降低製版和設備設置成本。這使得卷筒紙膠印逐漸成為一個更具吸引力的選擇。卷筒紙膠印在印刷質量、更短的生產周期以及靈活應對市場需求方面表現出色,這些優勢使其成為許多印刷企業的首選。這一趨勢在LabelExpo等行業展會上得到了充分體現,越來越多的柔印設備供應商開始在其產品中集成膠印模塊。 最適合卷筒紙膠印機的應用有哪些?柔印和凹印在哪些方面仍然是更合適的技術? 每種印刷技術,包括柔印和凹印,都有其獨特的優勢和局限性:凹印擅長印刷厚塗層和特殊效果,如金屬質感,通常適用於超長版的印刷;柔印則在印刷不透明塗層和上光方面表現出色,但印版成本較高,因此更適合中長版的印刷。 為了兼顧不同印刷技術的優勢,並滿足市場對靈活性和多樣性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印刷企業開始將多種印刷技術集成到一個統一的生產系統中。這種混合印刷模式不僅能夠提供設計和效果上的靈活度,而且通過引入膠印技術,顯著降低了製版成本,同時保證了精細圖像的印刷質量。 膠印要成為可行的替代方案,需要克服哪些障礙? 承印物並不是膠印技術的限製因素。膠印可以印刷柔印和凹印能夠印刷的任何材料,無論是材料的特性還是厚度。中認為,阻礙膠印技術推廣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人們對膠印工藝的誤解。很多人認為膠印比現有的柔印和凹印工藝更簡單,這是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二是卷筒紙膠印設備的初始投資較高,相比於柔印和凹印機,其成本投入更大。然而,卷筒紙膠印的投資回報率相對較快,而且在折疊紙盒和瓦楞紙預印等領域,卷筒紙膠印系統的利潤潛力甚至高於單張紙膠印。 高斯的Vpak印刷機能夠處理薄至9微米的薄膜和鋁箔,並通過擴展色域技術實現高達98%的潘通色域覆蓋,無需使用專用的PMS油墨,從而節省了轉換成本。同時,Vpak印刷機還具有出色的圖像質量,可實現150線/厘米的精細網點,並支持隨機/FM網點。 此外,Vpak印刷機還提供了豐富的後加工選項和靈活的配置方案,包括柔印、套筒等,能夠快速滿足短、中、長期的印刷需求。通過將柔印、凹印和數碼印刷單元集成到Vpak系統中,形成混合生產線,Vpak系統可以提供最佳的生產效率、靈活性,滿足各種印刷應用的需求。 雖然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解決方案,但輪轉膠印作為一種組合印刷系統的理想基礎,具有諸多優勢。它不僅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實現圖像的快速更改,還能提供高質量的印刷效果。此外,輪轉膠印還可輕松集成柔印、凹印或數碼印刷單元,將各工藝的優點有機結合。 考慮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輪轉膠印高效、連續且精簡的生產流程有助於減少材料浪費,並降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排放。而柔印和凹印則能為加工商提供更大的靈活性和控製力,使其能夠滿足客戶更晚的稿件截止日期。 數碼印刷不是更適合短版印刷的解決方案嗎? 對於短版印刷、個性化印刷以及某些特殊材料的印刷,數碼印刷確實展現出了獨特的優勢。然而,對於快速消費品包裝這種大批量印刷的場景,數碼印刷的盈虧平衡點仍然較高,難以與傳統印刷方式競爭。 柔印和凹印行業正面臨著訂單數量減少的巨大壓力,而這種壓力主要來自於短版訂單的增加,而非微量的、純粹屬於數碼印刷領域的訂單。以往,這些短版訂單往往以虧本的方式承接,是為了維系與客戶的長期合作關系。但如今,這種短版訂單已經成為常態,甚至威脅到了一些印刷企業的生存。 除了投資卷筒紙膠印機和培訓員工之外,從柔印或凹印轉換為膠印時還需要考慮什麽。考慮一下外圍設備、物流等。平均而言,這方面的總成本(包括印刷機)大約是多少? 一個關鍵的變化在於製版環節。膠印的製版過程相對簡單,使得加工商能夠自主完成印版的製作,無需依賴外部供應商提供印版或雕刻滾筒。這種自主性帶來了明顯的優勢,其中之一就是大幅降低了製版成本。如今,先進的混合式卷筒紙膠印系統能夠將原本邊緣化的短期作業轉變為可持續、盈利的業務。 未來5-10年,軟包裝市場將朝哪個方向發展? 隨著袋裝和蒸煮包裝需求的不斷增長,市場對生物基柔性基材的興趣也日益濃厚。企業越來越重視可持續發展,希望通過采用“綠色”材料來提升自身形象。然而,隨著產品種類的不斷增加,平均印刷批次長度將會持續縮短。盡管數碼印刷在收入方面增長迅速,但在印刷總量中仍只佔很小一部分。 品牌商對包裝的個性化需求日益強烈,要求加工商能夠快速響應市場變化,並處理更加覆雜的設計。為了滿足這一需求,集成柔印、凹印和數碼印刷技術的混合系統將變得越來越普遍。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下,印刷系統的靈活性至關重要。能夠快速調整印刷系統以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是企業保持長期盈利能力的關鍵。 隨著設備的老化,柔印和凹印設備的使用者不得不面臨一些艱難的投資決策。他們需要思考:國際品牌是否會繼續推行“小批量、多品種”的競爭戰略?訂單的運行長度是否會持續縮短?“大規模定製”是否會成為全球趨勢?或者這些趨勢僅僅是暫時的營銷手段?這些問題的答案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投資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