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印刷行業的僱員數量在未來五年內將減少20%。然而,行業資料顯示,就業崗位的減少並不意味著整個行業的衰退。報告指出,印刷業及相關產業的就業崗位減少速度位居第六,在製造業中位居前列。
國際印刷工業協會(IPIA)總經理布倫丹·佩林分析認為,英國印刷業員工數量的減少,主要受到兩個直接因素的影響:行業的持續整合以及自動化技術的應用。
他認為,就就業崗位減少而言,印刷業可能確實名列前茅。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印刷業是六大衰退職業之一,就認定它也是六大衰退行業之一。現在,規模最大的印刷廠越來越大,而作為主要僱主的中型印刷廠,要麼被大型貿易印刷廠收購,要麼將其書籍印刷業務出售。至於規模較小的印刷企業,它們正越來越多地轉向混合經營模式,即一部分職能是印刷管理,另一部分是生產製造。
過去,幾乎每台印刷機、每條印後加工生產線都需要至少一名操作員來確保其正常運轉。如今,由於自動化水準的提高,一些會員單位以前在印刷車間需要10名員工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只需2名員工就能勝任。
印刷軟體公司 Printbox 的 Masterpiece AI 產品負責人雅庫布·庫斯米德指出:“這種轉變並不意味著一個行業的消失,而是它的演變。印刷業的未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敏捷、更富創意和更加智能。”
他認為,印刷車間技術的不斷進步,包括智能自動化,將導致工作重心從重複性的人工作業轉向“戰略性的高價值角色”,這將使印刷業的職業“更具活力和回報”。傳統工作崗位的減少並不意味著負面結果。它們反映了向需要更高專業知識、創造力和戰略思維的角色轉變。人工智能將設計師和印刷專業人士從耗時的任務中解放出來,使他們能夠探索將數字創造力與有形印刷相融合的創新想法。 “現在,業內一些公司在軟體方面的員工比在印刷車間的員工還多,”佩林指出。“這是我們行業更廣泛的轉型,從大多數員工都是藍領,轉向一小部分多學科、可以做很多不同事情的白領工人。” 然而,根據倫敦混合學科公司 Rapidity 的聯席董事總經理保羅·曼寧的說法,在英國,勞動力減少的景象對一些印刷商來說可能並不熟悉。“在英國貿易中,感覺就像我們正在努力僱用更多的人。在疫情之後,我交談過的大多數公司都在努力招人,”他解釋道。 相反,曼寧指出,全球印刷業就業崗位的急劇下降,很可能是由於西歐和北美等更成熟的印刷市場以外的經濟發展速度加快所致。 從全球範圍來看,考慮到中國、非洲和印度等地區,這些數位是合理的。10-15年前,我們還在考慮是否有機會在迪拜開設印刷廠,但我們甚至連第二壘都沒上:我們發現他們樂於使用非常古老的技術,使用非常廉價的勞動力。你無法在那裡競爭,因為廉價勞動力非常可靠。但現在你會發現,中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的工資,隨著經濟的成熟而上漲。所以現在——概括地說——其中一些公司將不得不想法設法減少員工數量,而以前由於廉價勞動力充足,他們從未這樣做過。
“我們不是一個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國家,所以我們必須更快地接受技術,以降低我們的管理費用。現在,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正在尋求實現流程自動化,因此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曼寧指出。
世界經濟論壇統計資料的一個問題是,它將所有印刷行業都歸為一類,而與此同時,該行業的許多垂直領域,正在以完全不同的速度增長或萎縮。我們傾向於一概而論,無論我們身處哪個行業。當他們談論五年內減少20%時,從報紙印刷到包裝、行銷、郵寄、展示,這太籠統了。“我們是一家小企業,但我們看到展示印刷正在大規模增長,我們一直在尋找人才。但我們知道,總體印刷量可能仍在下降。”
史密琴斯在1月底發佈的最新行業報告預測,包裝和標籤將成為印刷行業未來四年內唯一實現全球增長的垂直領域,增幅預計為3.6%。與此同時,出版業務將呈現下滑趨勢,整個印刷行業也將面臨停滯不前的局面。
佩林認為,英國印刷市場的大部分下滑可能已經顯現,特別是新聞和出版印刷業務的大幅萎縮。“這些業務量已經大量流失。但是,如果你觀察直郵、標牌和圖文、戶外印刷等領域,就會發現這些行業正在增長。然而,即便它們在增長,也並不一定意味著它們會大幅增加員工人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