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印刷行業權威機構史密琴斯發佈的最新報告預測,到2025年,全球單張紙、熱固和冷固膠印的市場收入總額預計將達到驚人的3,109億美元。膠印技術目前仍然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傳統模擬印刷工藝,然而,在眾多的應用領域中,膠印也正面臨著多重挑戰,其中就包括來自數位印刷技術的強勁競爭。據預測,到2025年,數碼印刷機的銷售額也將達到1,752億美元。 這份最新的行業分析報告——《2029年數碼印刷與膠印的未來》——深入追蹤了未來五年內數位印刷與膠印這兩大印刷技術在商業和技術領域的發展前景。報告中,史密琴斯機構從印刷工藝、終端應用以及地區分佈等多個維度,對當前以及未來市場容量和價值進行了量化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疫情所造成的全球經濟動盪,曾大幅削減了全球的印刷總量。全球印刷產量從2019年的49.0萬億A4當量,顯著下降至2024年的44.1萬億A4當量。並且,幾乎沒有跡象表明印刷產量能夠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與此產量下降形成對比的是,全球印刷市場價值在此期間僅呈現出小幅上漲的態勢,從2019年的8,879億美元微增至2024年的8,980億美元。 膠印技術正經歷著顯著的衝擊,其中熱固型和冷固型膠印在印量和市場價值上均出現了大幅下滑,尤其以報紙和雜誌印刷領域為甚。這主要反映了讀者從傳統紙質媒體向新興電子媒體廣泛轉移的趨勢,且這種轉變預計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下去。相比之下,單張紙膠印的印量預計將呈現小幅增長,年複合增長率 (CAGR) 約為0.3%,到2029年,總印量預計將達到6.9萬億張A4紙;而其市場價值的增長速度則稍快,年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4%,預計將從2024年的1,833億美元增長至2029年的1,945億美元。 與膠印領域相比,數位印刷技術的前景則顯得更為樂觀。預計數碼印刷的市場價值將以4.8%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攀升,到2029年有望達到2,091億美元。而在印量方面,數碼印刷的增長勢頭更為迅猛,預計將以5.5%的年複合增長率,從2024年的1.95萬億張A4紙大幅增加至2029年的2.41萬億張。 數位印刷技術正逐步取代傳統的膠印,尤其是在按需印刷的書籍、廣告以及商業交易印刷品等領域,噴墨印刷技術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包裝行業對單張紙膠印產生了新的需求,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膠印在其他應用領域所遭受的衝擊。然而,即使在包裝印刷領域,單張紙膠印也面臨著來自凹版印刷和柔版印刷的激烈競爭。 面對市場變化和新的挑戰,膠印設備製造商也在積極尋求技術突破。在某些高端旗艦機型上,製造商已成功將印刷速度提升至每小時兩萬張以上。同時,他們還在印刷設備中集成了更多自動化功能。這些技術革新不僅有效緩解了熟練勞動力短缺的難題,更有助於顯著提高生產效率,包括大幅縮短印刷生產週期。 與此同時,噴墨印刷技術的開發商也在不斷提升印刷速度,並通過提高自動化水準以及精進解析度和印刷品質等手段,來增強市場競爭力。此外,在包裝印刷領域,設備製造商正積極研發新型數位印刷設備,他們借鑒在窄幅標籤印刷領域積累的豐富經驗,力求滿足瓦楞紙板、折疊紙盒以及軟包裝等多樣化的數位印刷需求。 據去年史密琴斯發佈的標籤印刷趨勢發展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市場總價值將達到448億美元,並預測到2029年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3.8%。報告指出,可持續性和數碼印刷創新將推動印刷套標和包裝標籤的銷售進一步增長。在本世紀初及2023年,受新冠疫情影響,CPG行業對標籤的需求有所波動,因為加工商耗盡了作為應急措施建立的庫存。 隨著市場恢復穩定,史密琴斯預測,到2029年,該行業的市場價值將按不變價格計算達到541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8%。同期,印刷標籤的數量將從1.34萬億張A4印刷當量增加到1.66萬億張,複合年增長率為4.4%。 柔印仍是大多數長版標籤作業的主要工藝,而單張紙膠印和凹印則能實現更高的品質。儘管數碼工藝在窄幅捲筒紙領域已經很成熟,但其產量仍只占當代總產量的一小部分。數位印刷非常適合滿足多個新興市場對更短印刷週期、更快周轉、標籤版本控制和品牌所有者SKU多樣化的需求。這使得數碼印刷在2024年的市場份額大幅提升,達到21.6%。 傳統的窄幅印刷OEM正面臨數位印刷的威脅,他們通過提高自動化程度來改進流程,包括加快作業設置和換版速度,以及增加固定調色板印刷的使用。報告稱,到本世紀末,數碼印刷的增長將超過類比印刷。儘管數位設備上的窄幅印刷速度仍比高輸送量柔印生產線慢,但考慮到精簡的工作流程和作業管理,其競爭力將不斷增強。更多混合機器的出現將提升印刷服務提供者的多功能性。隨著這種演變,噴墨印刷將取代碳粉成為標籤的首選數碼印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