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數碼化浪潮席捲各行各業的時代,印刷行業正經歷著深刻變革。長期以來,傳統膠印技術在印刷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但隨著數碼技術迅猛發展,一場 “數碼革命” 正衝擊著柯式印刷市場,為整個印刷行業帶來全新機遇與挑戰。柯式印刷作為經典印刷方式,憑借出色印刷質量和較高生產效率,在過去幾十年滿足了大規模印刷需求。然而近年來,市場環境顯著變化。消費者對印刷品需求日益多樣化,短版印刷訂單增多,交付速度要求變高。同時,印刷包裝企業面臨質量控制難度加大、環保壓力上升等困境。網點控制依賴操作人員經驗,易出現套準誤差,影響印刷質量甚至使印刷機停機。傳統柯式印刷製版產生的顯影廢液,處理成本高,在環保政策收緊下,成為企業運營負擔。在此背景下,數碼技術崛起為印刷行業帶來曙光,CTP(計算機直接製版)技術成為推動印前數碼化的關鍵力量。CTP 技術如同給膠印市場帶來 “自動駕駛” 革命,將檔直接傳輸至印版,省去繁瑣中間環節,製版時間大幅縮短可達 70%。其鐳射成像精度高達 2400dpi,網點誤差小於 1%,確保印刷質量高度可控,實現 “所見即所得”。
以柯達 CTP 為例,其方形光點技術突破傳統圓形鐳射光點邊緣易模糊局限,使網點邊緣銳利,提升印版對印刷環境變化的容忍度,即使車間環境波動,也能穩定輸出高質量印刷品。在實際應用中,調頻網印刷批量生產順利,3D 光柵等覆雜工藝也能輕松應對。柯達 CTP 自動化流水線設計如同在版房安置智能機器人,自動上版、下版實現 24 小時不間斷作業,智慧校準系統自動完成溫度補償、幾何校正,避免開機後長時間調機。它與印能捷流程系統無縫對接,從檔處理到上機印刷一氣呵成,大幅提高生產效率。軍工級外鼓式結構設計確保設備穩定抗造,連續高強度生產不易出故障。配合免沖洗版材和低能耗設計,單張版材成本下降 15%,每小時 88 張版的製版速度讓印刷機產能提升 30%,既縮短交貨週期,又助力企業滿足環保合規要求。除 CTP 技術外,柯式印刷與數碼技術在其他方面融合成果顯著。2024 年被譽為印刷界 “奧林匹克” 的德魯巴展會上,眾多企業展示前沿數碼印刷技術與設備。理光作為噴墨技術長期引領者,不斷創新。其推出的全球首款採用水性墨水的 B2 單張紙噴墨印刷系統 RICOH Pro Z75,針對商業印刷小批量、定製化、週期短特點設計,具備優異圖像質量、廣泛介質適應性,水性墨水成本優勢及自動雙面列印技術提升了綜合競爭力,助力商業印刷商獲取更多商機。全新一代連續紙高速噴墨印刷系統新品 RICOH Pro VC80000 全球首發,高度集成人工智慧技術,採用新一代理光列印頭技術並整合印後連線方案,為商業、書籍和直郵印刷帶來革命性突破,保證連續高列印質量的同時,優化自動化生產流程,大幅提高生產效率。此外,理光還推出多款新型彩色單張紙生產型數碼印刷系統,如新一代 135ppm 數碼印刷系統 RICOH Pro C9500 可擴大商業印刷商收入來源,通過自動化節省人力成本、提升運營效率;新一代 11 色數碼印刷系統 RICOH Pro C7500 基於墨粉技術,具備靈活、多用途特性;輕型單張紙彩色生產型數碼印刷系統 RICOH Pro C5300S 以節省空間的緊湊設計、專業級印刷質量、高生產力、支援多種材料列印及逼真圖像輸出等優勢,為用戶提供一站式裝訂和封面插入服務,提升工作效率和專業性。富士膠片在 2024 年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辦的全球最大印刷行業盛會 “德魯巴印刷展” 上,全方位展示膠印與數碼技術融合成果。在商業印刷領域,B2 幅面單張紙數碼噴墨印刷機 Jet Press 750S 憑借品質、效率、色彩、穩定性、成本和環保等綜合優勢,為合作夥伴開拓新機遇。該設備採用富士膠片旗下 SAMBA 噴頭並搭配廣色域墨水,色彩準確性獲多項認證,可滿足各類國際標準印刷需求,展會現場連線 UV 光油,呈現出吸引人的包裝應用解決方案。彩色生產型數碼印刷系統 Revoria Press™ GC12500 運用 B2XL 碳粉新技術,具備出眾生產力、高品質彩色印刷效果、寬泛介質適應能力及易操作性,彰顯富士膠片對碳粉數碼印刷系統持續改進的努力。富士膠片按需印刷解決方案推出全新 “壓力粘合” PA 墨粉、綠色墨粉以及半自動化連線生產解決方案,其中創新的 PA 墨粉和綠色墨粉適用於屢獲嘉獎的 Revoria Press™ PC1120,拓寬色域,為創意應用提供更多可能。在工業印刷領域,寬幅噴墨印刷系統配備高性能墨水和介質,如水性噴墨連續紙數碼印刷系統 Jet Press FP790 適用於食品級日用品軟包裝生產,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多樣化產品短版印刷,助力印刷和包裝加工企業快速響應市場變化。富士膠片還展示可接入現有傳統膠印生產線的列印桿等數碼噴墨印刷集成解決方案,滿足廣泛印刷和工業應用需求,推動印刷行業在不同領域實現膠印與數碼技術深度融合。嶺美創建於 2000 年,起初以高端傳統印刷業務為主,在行業內屢獲殊榮。面對傳統印刷行業發展困境,嶺美十年前開始佈局數碼化轉型,探索出 “數碼化驅動 + 文化引領” 的升級之路。在古畫覆刻方面,嶺美團隊憑借 20 多年技術開發、創新、色彩管理及藝術審美經驗,成功研發運用納米微噴技術覆刻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品的尖端技術,攻克以嶺南非遺通草片、真絲絹、手工宣紙為載體的書畫覆刻難題,解決覆刻作品水墨控制、耐光性等問題。例如長期為廣東省古籍保護中心的古籍及書畫作品提供高清覆刻服務,其覆刻的《清明上河圖》在傳統絹紙上呈現,放大鏡下色調自然、色彩真實,畫家運墨筆觸如實反映。從 2018 年起,嶺美加快數碼融合步伐,推出數碼化產品。如智能藝術畫屏中,明代畫家沈周的《廬山高》經數碼化賦能後呈現動態效果,給觀眾沈浸式體驗;《廣州十三行》數碼畫作裡帆船、商賈隨景而動,讓人身臨其境。針對嶺南非遺通草畫(通草片凹凸不平)特性,嶺美開發出可在通草片上覆刻印刷的技藝,成為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成功研發覆刻嶺南非遺傳統藝術通草畫的文化企業,並憑《通草畫藝術高仿品》獲得 “第七屆中華印製大獎金獎”(環保印刷・藝術品覆制類別),通過將膠印等傳統印刷技術與數碼技術結合,實現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中榮印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印刷行業 “巨頭”,是典型離散型製造業,面臨產品多變、物料多樣、工序覆雜等生產控制難題。自 2014 年起,中榮集團開始導入數碼化印刷、打造數碼化車間,並以數碼化、自動化、資訊化、智慧化為中心進行系統整體規劃,分步實施。2018 年智慧工廠建成後,逐步組建數碼化系統運維團隊,掌握系統研發和功能疊代技術。在智能生產車間內,打造國內印刷行業最大、進深最長的自動化立體庫,這不僅是倉庫,更是整個數碼化工廠運作的核心樞紐。每箱原材料入庫前被賦予二維碼 “身份證”,數碼化系統通過識別標簽信息搭建物聯網數據庫,實現 “一碼統管” 生產全域。在印刷車間,自動化印刷設備嫁接數碼化系統,精準調控色彩、墨量等技術參數,改變以往依靠老師傅經驗操作的不穩定和不精確狀況,大大提升生產質量和效率。
從 2018 年至今,中榮集團通過集中化印刷管理系統,將印刷設備連成數碼化生產網絡,實現從大批量生產向個性化定制與協同製造模式的轉化,成功打造印刷行業 “智造之路” 的典型成功樣板,展現膠印與數碼技術融合對企業生產模式變革的巨大推動作用。面對數碼革命沖擊,傳統膠印企業積極探索轉型之路。部分企業加大數碼技術投入,引進先進 CTP 設備和數碼印刷系統,實現傳統膠印與數碼印刷融合發展,根據訂單需求靈活選擇印刷方式,既能承接大規模、高質量膠印訂單,又能快速響應小批量、個性化數碼印刷訂單。同時,注重提升企業資訊化管理水準,通過數碼化工作流程優化生產環節,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控制能力。在環保方面,採用更環保版材和油墨,減少廢液排放,踐行綠色印刷理念,以適應市場和政策要求。當膠印遇上數碼革命,印刷行業站在變革十碼路口。數碼技術為印刷行業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在提升效率、優化質量、降低成本、推動環保等方面具有優勢,重塑著印刷行業格局。傳統膠印企業只有積極擁抱數碼革命,不斷創新與轉型,才能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足,實現可持續發展,共同開創印刷行業更美好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