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發佈的增值稅發票資料顯示,2025年一季度,我國高品質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經濟運行呈現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新能源產業發展較快、實體經濟持續壯大、服務消費增勢較好、交通物流保持通暢等一系列亮點。經濟決定稅收,稅收反映經濟。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相關資料有效反映商品和勞務的流通情況。透過增值稅發票資料,可以窺見當前經濟運行狀況。同時,從財政部發佈的今年前2個月財政收支資料也可以看出,一些重要行業稅收表現良好。比如,裝備製造業增長較快、支撐作用增強,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太設備製造業、電腦通信設備製造業稅收收入增幅較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文旅消費需求持續釋放,文化體育娛樂業稅收收入增長較快;等等。稅收資料反映的一系列經濟發展新亮點背後,是宏觀政策正在發力顯效。今年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打出了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等有力有效的政策“組合拳”。
年初以來,一攬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及早發力,推動經濟運行起步平穩,發展態勢向新向好。以大力提振消費為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增值稅發票資料顯示,一季度,電視機等家用視聽設備零售、冰箱等日用家電零售同比分別增長29.3%和38.4%,與家裝相關的傢俱零售同比增長15.9%,新擴圍的手機等通信設備零售同比增長27.3%。頗為迅猛的增幅反映出市場的火熱程度。而消費者熱情的迸發,則主要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的帶動。
今年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規模是去年的2倍。春節前,中央財政提前預撥810億元資金,讓廣大消費者及時享受政策紅利,更好滿足消費需求。由此可見,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有力有效,直接帶動了消費市場明顯升溫。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推動經濟運行實現良好開局。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還需要宏觀政策講求時機和力度,提高實施效能,為經濟運行提供強有力支撐。宏觀政策要爭時效。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基礎還不穩固,面臨一系列困難和挑戰,需要宏觀政策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適度靠前、及早發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出臺實施政策要能早則早、寧早勿晚,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目前,各項宏觀政策正在加速落地。比如,各地加速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及早形成實物工作量;近日財政部宣佈將發行首批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財政、貨幣、產業等宏觀政策“清單”上還有不少工具與措施,也應加快落地實施,儘早釋放紅利。宏觀政策還要講實效。針對經濟運行中的難點、堵點,提高宏觀政策的前瞻性、科學性、精准性,真正起到實效。促進政策從“最初一公里”到“最後一公里”銜接協同、有效實施,以實現預期目標。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等政策協同配合,增強政策合力,有效促進經濟增長、保障改善民生。不僅是稅收資料,近期發佈的工業企業利潤、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等資料,也反映了經濟運行穩中有升。加快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將更有效改善預期、激發活力、增強動力,推動中國經濟巨輪破浪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