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加征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廣泛關注,各行各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印刷包裝業亦不例外。在此背景下,中們特別邀請了行業相關企業,分享在關稅風波中所面臨的困境與應對之策,共同探尋破局思路,希望能為業內同仁帶來新的啟發和思考。
某書刊印企負責人
目前美國的關稅政策調整,對於中們的影響非常大,來自美國市場的訂單幾乎就為0了。 這一次美國的關稅政策涉及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甚至對於一些盟友加稅更快,因此政策也會變得非常快,今天和明天可能就有180°的大轉變。所以中認為變到最後,可能會有好的轉機,這個是比較樂觀的一種情況。 事實上,美國類似的政策大概7年前就有,倒逼中們一定要搬到海外去生產,中們都是“打太極”了。但是現在的局面更加緊張,如果中們工廠不搬出去,就難以承接美國市場的訂單。 面對現在這樣的情況,中們其實早有佈局。7年前,中們就在印尼開始建工廠,大概今年工廠可以完工,希望明年可以正式投產,之後美國市場的訂單中們準備在印尼的工廠生產。 此外,中們現在也在積極開發新市場,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但是開拓的速度沒有那麼快。目前對於“一帶一路”市場,中們擔心的是信用問題,害怕資金回籠會有困難,這方面中們也希望能夠得到政府的協助。 某包裝印企負責人
關稅政策變化目前對中們企業的影響並不是很大,中們海外服務的客戶群主要是集中在歐盟、英國、中東等國家及地區,世界主要的奢侈品品牌也大都集中在歐盟地區。相較之下,中們在北美市場的直接客戶占比較少,短期內影響不會太大。涉及到一些原材料的供應,中們早期積累了一定量的庫存,基本能滿足目前關稅動盪期的需求。未來中們也會繼續將供應鏈進行全球化深入佈局,最大限度減少類似政策的衝擊。 得益於近幾十年國內印刷包裝行業的供應鏈結構和佈局優化,加上近幾年東南亞電商的發展和很多企業跨境佈局,這次關稅風波對印刷企業的影響可能會有,但不至於說致命衝擊。隨著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步伐加速,企業會不斷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對此,中們認為“打鐵要靠自身硬”,企業要堅持打造自身的獨特競爭優勢,同時要注重積極創新和轉型升級。 開拓海外市場是中們企業極為重要的一個發展方向,今年年初以來,中們就制定了“一帶一路”的市場開拓計畫,積極跟隨國家的政策導向,建立多區域的客戶合作,而不僅僅盯著某一個發達市場。在供應鏈上,中們始終堅持全球化和當地語系化並存的採購原則,推進當地語系化的品質替代備案,不把雞蛋放在某一個籃子裡。同時,中們也在國內市場積極推動戰略升級,提高創新與研發能力,拓寬印包業務覆蓋範圍,堅持“多材料應用、多工藝集成、高品質產品、高品位客戶”的企業優勢不放鬆。中們相信,只有充分的備戰,才能長久的作戰。
某印企負責人
每家印刷企業對於關稅影響這件事情的看法,都和自身經營狀況相關,沒有標準統一答案。企業在一個穩定的商業環境下,才能有長遠的戰略發展規劃和穩定經營發展。對於關稅變動這樣的不穩定和不可預測的因素,企業應當如何應對? 首先,要調整心理預期。面臨經濟下行、行業內卷加劇、關稅壓力等挑戰,如何生存是企業的第一要務,最重要的要保證現金流。 其次,企業應多交流學習,敏銳地捕捉行業和市場的變化,根據自己的業務和市場構成,選擇調整業務方向、重新定位還是繼續深耕市場。比如主要服務外貿客戶的印企可以思考將戰略重點從歐美轉移到亞非市場,嘗試開拓新的市場領域。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企業還是應當修煉內功。對於主要服務外貿客戶的印企而言,美國市場整體需求小了,競爭就更加激烈了,就需要提高效率和拓展業務範圍和客戶。如果沒有這個能力就退出或者收縮資金,有能力就繼續競爭。先選擇要不要獲利離開,面臨行業整合分化,有時候退出不是一個壞選擇;再選擇是不是堅守擇機而動,保留現金流尋找機會;最後再選擇是不是要成為頭部高效率企業,這就需要持之以恆的努力了。 總而言之,努力之前,選擇很重要;選擇之後,努力很重要。企業應當順應變化,審時度勢,謀而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