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中國非糧生物基材料產業創新發展典型案例推薦工作啟動
發佈日期:27/06/2025
消息來源:工業和資訊化部
日前,工業及資訊化部、農業農村部印發通知,部署開展非糧生物基材料產業創新發展典型案例推薦工作。推薦工作聚焦於《加速非糧生物基材料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部署的重點任務,以非糧生物基材料全產業鏈創新發展為主線,圍繞關鍵技術創新、應用場景拓展、特色基地培育三大方向開展。工業與資訊化部將會同農業農村部在各地報送案例基礎上,推介發布一批在全國具有推廣意義的典型案例,透過加強宣傳力度、強化政策支持、做好要素保障等措施促進成果推廣。

工業與資訊化部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辦公室關於開展非糧生物基材料產業創新發展典型案例推薦工作的通知

工信廳聯原函〔2025〕22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及資訊化、農業農村主管機關:

為落實《加速非糧生物基材料創新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工信部聯原〔2023〕5號,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打通秸稈等非糧生物質收儲運關鍵環節,加速非糧生物基材料產業關鍵技術、優質產品的推廣應用,先進化產業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推薦方向
聚焦《行動方案》部署的重點任務,以非糧生物基材料全產業鏈創新發展為主線,圍繞關鍵技術創新、應用場景拓展、特色基地培育三大方向進行。具體包括:

關鍵技術創新:聚焦工業菌種與酵素蛋白元件建構、非糧生物質糖化、非糧生物質替代糧食發酵、非糧生物質製備基礎化學品及聚合物、低濃度產物高效提純濃縮等領域,具有較強顛覆性、引領性的創新型技術,或提高現有製程生產效率、降低能耗與成本、減少污染物排放的改良型技術。
 
應用場景拓展:聚焦以生物基材料為主要原料的家用塑膠製品、工程塑膠製品、農業用薄膜塑膠、生物醫用材料、食品包裝材料等產品,在快遞物流、飯店餐飲、日用消費、紡織服裝、農業生產、醫療衛生等場景,已實現商業化應用驗證,具有較強代表性、示範性、可推廣性的應用案例。

特色基地培育:聚焦以非糧生物質綜合利用、非糧生物基材料生產為主導產業,較好解決秸稈等非糧生物質收儲運難題,產業鏈完整、集聚效益明顯、對區域經濟發展有較好帶動作用的產業基地。

二、申報條件
(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生產企業、科研機構,以及工業園區等可向所在地省級工業和資訊化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申報主體經營管理規範、規章制度健全,符合安全環保要求,無重大違法違規、未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及環境污染事故。

(二)案例應具備較高技術水準及完整解決方案,申報的關鍵技術需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國內領先、成熟可靠,申報的應用場景聚焦於實際應用需求及重點問題,對相關產業或企業具有較強借鏡意義及推廣價值。

(三)申報資料要求客觀、真實,不存在虛假誇大陳述,並提供實際應用案例及佐證資料。
 
(四)申報資料應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相關政策要求,可對外公開,不侵犯相關主體及個人的合法利益。

(五)申報資料要求不涉密。

三、推薦程序
(一)組織申報。各省工業及資訊化主管機關組織進行本地區非糧生物基材料產業典型個案申報工作。申報單位依本通知要求,填寫《非糧生物基材料產業典型案例申請表》(附件1),並附相關佐證資料,報所在地工業及資訊化主管機關。

(二)核實推薦。省級工業和資訊化主管部門會同農業農村主管部門對申報案例進行審核,形成推薦意見,並填寫「非糧生物基材料產業典型案例推薦總結表」(附件2),推薦數量不限,於2025年7月31日前,將加蓋推薦單位公章的案例推薦匯總表、申請材料報至工業和工業材料報至工業司。

(三)推介發布。工業和資訊化部會同農業農村部,在各地報送案例基礎上推介發布一批在全國具有推廣意義的典型案例。

四、成果推廣
(一)加大宣傳力度。省級工業及資訊化主管機關會同農業農村主管機關加大典型個案宣傳力度,利用主流媒體、專業期刊、產業網站等各類媒體資源,加強典型案例宣傳。充分發揮產業協會、專業機構作用,開展非糧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經驗交流會、案例分享會、供需對接會等活動,促進成果轉化與商業合作。

(二)強化政策支持。對於產業轉化和產品應用成果,透過重大技術設備首台(套)、新材料首批保險補償政策等支援裝備和產品推廣應用。對於獲推介單位,在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評審給予優先支持。支持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台作用,引導金融機構為相關企業、園區提供擔保、信貸等綠色金融支援。

(三)做好要素保障。對應用成果突出、具有複製推廣價值的案例,鼓勵地方政府從計畫審批、政策支援、資金扶持等方面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協助非糧生物基材料技術研發、計畫落地、產品推廣。

五、聯絡方式
工業及資訊化部原料工業司010-68205592
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司010-59193032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