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樂公司近日宣布了一項重大策略舉措,再次將目光投向了極具潛力的單張紙噴墨印刷市場。根據最新達成的合作協議,施樂將與日本知名企業京瓷攜手,透過採購京瓷的單張紙彩色噴墨印刷機,以此來豐富其自身的生產型印刷產品線,並緊跟市場發展的潮流與機遇。這一舉動,不僅標誌著施樂時隔多年後正式回歸單張紙噴墨印刷領域,更預示著一個全新的市場格局正在醞釀中。 對施樂而言,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產品線補充,更是關乎未來發展的關鍵性策略調整。正如施樂公司高級副總裁兼產品與工程主管特里·安蒂諾拉所言,這是公司生產型印刷業務的「關鍵時刻」。他強調:「重返單張紙噴墨市場,使我們能夠實現產品組合的多元化,以更好地滿足客戶對速度和效率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也將進一步鞏固我們在數碼生產領域的領導地位。」
此次合作,正是施樂公司執行長史蒂夫·班德羅扎克於2023年宣布的「重塑」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畫旨在透過精簡業務、提升利潤率,將公司的生產型印刷業務重新聚焦於「更高價值的成長領域」,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印刷和印刷服務市場中擴大市場份額。與京瓷的合作,無疑為這項宏大計畫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施樂方面表示,選擇與京瓷合作,是基於其提供差異化、生態系賦能產品的策略考量。施樂希望透過整合雙方優勢,為客戶提供能夠實現獲利規模擴張、簡化營運流程、並有效降低成本的綜合性解決方案。此舉也恰逢其時,完美契合了未來幾年單張紙噴墨印表機安裝需求預期將持續成長的市場趨勢。
儘管新印刷機的特定上市資訊和型號尚未公佈,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些產品將以施樂的品牌推向市場,並無縫整合到施樂現有的生產生態系統中。這意味著,客戶不僅能獲得京瓷先進的硬體設備,還能享受到施樂強大的工作流程自動化軟體、專業的印後加工解決方案以及高效的遠端服務支援。這種軟硬體一體化的整合模式,將為使用者帶來更流暢和高效的生產體驗。
施樂與噴墨印刷的淵源頗深。早在2013年,施樂就透過收購法國公司Impika,一度成為全球噴墨市場的核心參與者。然而,在隨後的策略調整中,施樂於2019年關閉了Impika工廠,轉而將噴墨技術的研發重點聚焦在美國市場。這項決策曾引發業界廣泛關注,也讓施樂在單張紙噴墨市場中沉寂了一段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施樂前子公司Impika的命運也充滿了戲劇性。Impika的前員工在工廠關閉後,於2020年成立了新的噴墨印刷公司Nixka。三年後,Nixka又被京瓷公司成功收購,進一步壯大了京瓷在商業和工業噴墨印刷領域的技術實力和產品線。去年,京瓷在德魯巴印刷展上首次展示了其豐富的噴墨產品組合,這其中包含了來自前Impika團隊的技術結晶。如今,施樂與京瓷的合作,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施樂與曾經的技術基因以全新的方式再次聯結,背後無疑有著深層次的市場和技術考量。
京瓷企業行銷部門執行長兼高級總經理小山圭介對此合作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這項合作將幫助客戶在快速發展的生產型印刷領域更有效地參與競爭。小山圭介指出:「透過將京瓷成熟可靠的噴墨技術與施樂深遠的全球影響力、強大的客戶信任度以及領先的工作流程自動化能力相結合,我們為那些重視可靠性和投資回報的生產型印刷企業,提供了一個真正獨一無二的解決方案。」
在與京瓷達成合作之前,施樂在單張紙噴墨領域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施樂曾於2019年停止了其最新推出的單張紙噴墨印刷機Baltoro的生產,同時積極尋找新的策略夥伴。在此之前,施樂與富士軟片有著長達數十年的合作關係。然而,在兩家公司解決重大分歧後,該合資企業於2019年終止。儘管如此,雙方的技術合作協議仍延長至2023年。這些歷史背景也從側面反映出施樂對於在單張紙噴墨市場尋求新的、更穩固的合作模式的迫切需求。
當然,所有策略調整的背後都離不開企業的經營狀況。施樂在7月31日發布的最新第二季財務業績顯示,其營收為15.8億美元,雖然保持相對穩定,年比僅下降1.1%。然而,由於未能實現獲利目標,該集團公佈了本季淨虧損1.06億美元,這一消息直接導致其股價下跌超過22%。在這樣的背景下,與京瓷的合作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是施樂重振旗鼓的希望,也是其向市場和投資者傳遞信心的重要訊號。
整體來看,施樂與京瓷的合作,是一次深思熟慮後的策略選擇。它利用京瓷在噴墨技術上的硬實力,結合施樂在全球市場、品牌影響力、以及軟體服務上的軟實力,旨在打造一個極具競爭力的「組合拳」。這不僅是施樂重塑自身、尋求利潤成長的必經之路,也為整個單張紙噴墨印刷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與變數。未來的市場將如何演變,施樂能否藉助此次合作重拾昔日輝煌,讓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