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智能賦能精益升級 中國印刷包裝行業新生產模式
發佈日期:27/08/2025
消息來源:印刷經理人
在數碼化轉型浪潮下,印刷包裝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機遇。傳統生產模式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個性化、短交期、高品質的市場需求,人工智能技術與精益生產的深度融合,為企業打造新一代高效、智能、可持續的生產模式。
 
人工智能如何為精益生產賦能?
精益生產(Lean)的核心是消除浪費、持續改善,而人工智能技術則為其提供了更強大的數據驅動和智能決策能力。兩者的結合,可讓精益管理從「經驗驅動」邁向「數據智能」。
 
1.智能診斷優化,提升設備效能
  • 預測性維護:演算法分析設備運行數據,提前預警印刷機、模切機等關鍵設備的故障風險,減少非計畫停機。
  • 即時品質監測:基於計算機視覺的人工智能質檢系統,可自動識別套印偏差、色差、髒點等缺陷,降低返工率。
  • 動態排產優化:演算法結合訂單優先級、設備狀態、物料庫存,自動生成最優生產計畫,縮短交付週期。

2.數據驅動決策,讓管理更精準
  • 全流程可視化看板:即時監控生產進度、設備OEE(綜合效率)、能耗數據,幫助管理者快速決策。
  • 智能供應鏈協同:人工智能預測市場需求變化,優化採購計畫,降低庫存積壓風險。
3.人機協同,讓精益落地更高效
  • AR智能指導:新員工透過AR眼鏡學習標準化操作,縮短培訓週期。
  • 語音交互系統:工人可透過語音指令快速查詢工藝參數、報修設備故障,提升響應速度。

精益升級:印刷包裝企業的必經之路
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並不意味著精益生產被取代,相反,精益是人工智能落地的基礎。沒有標準化的流程和穩定的數據,人工智能優化將無從談起。因此,企業需要分階段推進:

1.夯實精益基礎
  • 推行5S管理,優化現場佈局。
  • 建立關鍵指標(如換模時間、設備OEE)的測量體系。
  • 培養內部精益改善團隊,形成持續改進文化。
2.數碼化準備
  • 部署物聯網(IoT)設備,採集生產數據。
  • 搭建MES(製造執行系統),實現生產透明化。
  • 開展數碼化技能培訓,提升員工數據素養。
3.智能化試點
  • 在關鍵工序(如印刷、模切)試點人工智能應用。
  • 評估投入產出比,優化演算法模型。
 
4.全面推廣
  • 構建企業級智能生產平台,實現全流程優化。
  • 形成「數據驅動+持續改善」的管理閉環。
 
新一代生產模式以精益思維為骨、人工智能技術為肉,既保留了「消除浪費、創造價值」的精益內核,又借助數據智能突破了傳統精益的效率天花板,為印包企業破解「多品種、小批量、高波動」的行業痛點提供了全新解法。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