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印度商工部貿易救濟總局(DGTR)一紙終裁,將中印紙業貿易推向風口浪尖。 根據這份長達數百頁的官方文件,印度將對原產於中國的原生多層紙板(含白卡紙核心品類)實施為期五年的反傾銷稅,其中中國非特定企業稅率換算後高達約152.27美元/噸(約合1576元人民幣/噸) ,這一舉措標誌著印度紙業保護主義海正式落地,中國成功。
根據終裁結果,印度對華稅率呈現明顯分化:寧波亞洲漿紙業、廣西金桂漿紙業、寧波亞洲綠色紙品、山東博匯、江蘇博匯等五家中國特定企業被徵收152.27美元/噸(約1084RMB/噸稅率),而其他中國生產商高達221.36美元/噸稅率(約1574噸/1576669%。相比之下,智利生產商稅率僅123.18美元/噸(約10,309盧比/噸)。 涉案產品涵蓋140-450GSM的折疊箱板(FBB)、固體漂白硫酸鹽板(SBS)、杯用紙板及液體包裝紙板,對應海關HS 4805與4810項下,幾乎囊括中國白卡紙出口主力品類。
而再生漿/褐漿紙板、捲煙板、印刷用雙面塗佈藝術卡紙、四層及以上、覆膜或複合鋁塑的液體包裝紙板等被排除在此次調查範圍之外,不受反傾銷稅影響。
本案源自於印度紙業生產商協會(IPMA)的強烈訴求。 2024年9月30日,該協會聯合Aditya Birla、ITC、JK Paper等五大巨頭提交反傾銷申請,聲稱中國紙商透過低價傾銷擠壓印度本土市場。
近幾年來,國內白卡紙產業持續低迷動盪,多家公司面臨嚴峻挑戰,晨鳴紙業一度大幅停產。在海外關稅壁壘,國內需求低迷的雙重擠壓下,白卡紙產業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