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關閉視窗
 
2010年印刷技術人才缺口增大
發佈日期:16/07/2010
消息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報

      2010年年初部分地區的印刷企業出現招工高峰,如今在沈寂幾個月之後,南方一些地區又出現了印企急需用工的現象。

  6月20日,珠三角“印刷、紙品、包裝、廣告”行業專場招聘會在深圳東莞智通人才市場舉行,東莞虎彩印刷等200餘家企業提供了2000多個崗位,其中以招聘啤機機長、燙金機長、禮盒組長、串線機長等職位居多。

  7月24日,華南地區“印刷、包裝、紙業、廣告”專場招聘會將在深圳輝煌人才市場舉行。據主辦方中國印刷人才網介紹,本次印刷專場招聘會是應企業人才需求所設,200餘家企業提供崗位近千個,印刷機長、品質管理、包裝設計、版房、燙金/模切、裝訂機械操作人員等人才缺口最大。其中以相關專業工種機長招聘最火熱,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熟悉工藝流程的人才,薪資高達每月8000元。

  在工業與資訊化部官方網站上獲悉,工業和資訊化部機關服務中心文印中心6月18日發出2010年度招聘公告,其中招聘崗位涉及印刷裝訂技術,要求具有數碼印刷系統工作經營者優先……

  從各種招聘的資訊看,有技能、有經驗的印刷技工缺口大,有印刷專業背景的高學歷人才更是緊缺。

  印刷專業偏“冷門” 市場需求顯緊缺

  社會現象

  6月2日,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在北京發佈。報告顯示,報考時的“熱門”專業,在就業上遭遇寒流;報考時的“冷門”專業,如今成了就業香餑餑。其中,屬於市場緊缺的印刷專業就業率非常高。

  有資料顯示,北京印刷學院每年就業率基本保持在90%以上,尤其印刷、包裝等專業就業率更是高達98%以上。6月28日,西安印刷科技學院執行院長任弘罡向媒體透露,該院歷屆學生還未畢業就已全部被企業高薪預定。

  據統計,在2009年本科專業就業率排行30強中,印刷、包裝專業雙雙進榜。其中,包裝工程排名第12位元元,畢業半年後就業率爲94%,畢業半年後的平均月收入爲2181元;印刷工程排名第22位元元,畢業半年後就業率爲93%,畢業半年後的平均月收入爲1919元。

  造成印刷、包裝專業學生就業率很高的原因,任弘罡認爲,除校方與企業的無縫對接外,主要原因還在於隨著我國近年來印刷市場的迅速發展,設計、印刷、包裝、造紙相關專業對人才的需求已日益緊迫,印刷院校畢業生供不應求。

  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全國高級技工人才缺口達10多萬人,而全國與此專業有關的高等院校畢業生每年不足萬人,人才供求比例失衡。

  高級技工緊俏 普工待遇偏低

  印刷企業招工通常爲普工、技工兩種,其中有經驗的技術工人市場需求力強,給出的薪資條件也高,而普工的待遇就比較低。

  6月初,浙江省台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佈了《台州市2010年部分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工種分高、中、低3檔。在公佈的180個工種工資指導價中,最低月薪爲1000元。其中,包裝工、製版印刷人員最低月薪僅在1000元或以上。

  7月6日,雲南省昆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佈今年的工資指導價。在這份薪水排行榜中,印刷工年薪在16800元~8300元之間。工種分高、中、低3檔,其中印刷工、包裝工的低檔年薪少於1萬元。

  據北京印刷協會知名專家張立民稱,在北京的一些大中型印企很難出現招工難現象,一般用工很穩定,普工工資在1000元~2000元;領機工資較高,在4000元~5000元。缺工的現象多發生在南方地區的部分中小印刷企業,尤其是小企業,這些企業的用工需求是跟訂單相挂u的。訂單多了,企業就多招人;訂單減少,企業就減員減薪。

  從江西省印刷協會副秘書長林暢茂處獲悉,他們那堥S有聽說有缺工的現象,但是缺少有本事的高技能人才。當地一般印企的普工工資爲1000元~2000元,領機高一些,有四五千元。他認識的一家印企老總,畢業於江西出版學校,創業10多年將企業經營得非常好,去年該企業投資1000多萬元引進海德堡的速霸,拓展商業印刷,他就想要有經驗、有技術的領機,開出的條件也很高,月薪5000元。這在當地算是高薪了。

  有資料顯示,印刷機長這樣的高級印刷技工,在廣東已成爲“金灰領”職業,有的月薪可高達8000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2010年3月上旬曾對全國部分地區用工情況進行了重點調查。調查表明,月工資水平達到1800元以上、福利待遇較好的企業基本都不缺工。招工難現象在部分待遇較低、工作生活條件不高的企業依然存在。《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瞭解到,印刷印後加工缺工比較明顯。據某印刷廠相關人士說,有些地方的印企缺少折頁工,給的工資也不高,不到1000元。

  職業技術教育方式五花八門

  行業現狀

  對於剛進入印刷行業的務工人員,從普通工人晉升到一個成熟的印刷機長,一般需要在車間鍛煉3年∼5年,如此才能很好地掌握一種印刷機的調機調色的過程。在接觸一些企業的人事部門人士後瞭解到,有的企業情願用技校畢業的學生,也不願意用大學畢業的學生。企業更願意直接招聘工作三五年、有實踐經驗的技術工人。少有企業願意花錢、花時間培養員工。

  雖然對於印刷行業來說,培養有知識有經驗的專業人是行業發展的當務之急,但對於個體企業來說,遠水解不了近渴。爲瞭解決技術工人短缺問題,一些印刷企業與大專院校及地方協會紛紛聯手籌劃應對措施。

  企業獎勵員工拿學歷

  爲瞭解決有學歷的印刷專業人才短缺問題,公司與院校合作提升員工學歷水平。如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圖仕”)與武漢大學聯合舉辦利奧高等學歷教育,提升員工學歷水平;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舉辦印刷管理高級課程班,培養印刷行業高級管理人才。目前,該公司106名一線生産員工通過這種模式獲得了國家承認的大學學歷文憑,並進入了管理層。且公司還爲員工分擔75%的學費,對優秀學員實行全部學費減免,並按照考試名次對前3名學員分別給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現金獎勵。員工拿學歷,公司給獎勵,這恐怕是行業堛漱@個範例。

  企業自設培訓部門

  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的培訓是一般性培訓和個性化培訓相結合。他們專設的“農民工培訓”,獲得了地方政府的資助。此外,他們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培訓,如開辦輪轉機的高級培訓班。

  雅圖仕設有培訓部門,舉辦各種培訓課程。在生產線上幹活的員工把簡單的工作做熟練之後,參加培訓就可以晉升高一個級別的工種。每一個工種分爲8級,通過考核合格就可以一級一級地晉升,工資也隨之提高。每一個員工都可以在公司找到自己的上升空間。如果覺得自己適合做技術工作,就可以參加工種的培訓走技術通道;如果考核達到了8級工水平,待遇就與公司管理層一樣;如果覺得自己是管理人才,就可以參加學歷培訓和管理培訓,只要達到考核要求,就可以成爲管理者。

  企校“無縫對接”

  校企“無縫對接”是近些年不少專業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這一模式使得西安印刷科技學院歷屆學生還未畢業就已全部被企業高薪預定。有統計資料表明,截至目前,西安印刷科技學院已先後與柯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威海印刷機械有限公司、鶴山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深圳勁嘉彩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精誠印刷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江蘇昌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多家印刷包裝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在技術研發、人才培養、企業管理和畢業生就業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同時,柯達圖文影像集團、威海印刷機械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在該院設立了企業獎學金,聯手打造“人才培養聯盟”。

  印刷業重要的集散地浙江省蒼南縣,以校企聯姻模式培養印刷技工,當地以印刷專業爲主的職業學校,與當地諸多單位密切合作,建立校外實訓基地,爲行業培養了急需的專業畢業生。
 訂單式培訓方式

  企業生產線上的工作崗位不再對外招人,而是交給學校“全權負責”。這種訂單式培訓方式其實就是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一種。對企業來說,採用這一“承包”企業崗位元的合作模式可節約不少用工成本。

  如海口市通過“借雞下蛋”的方式開展農民工職業技能的培訓。從2008年開始,借助粵北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與江門雅圖仕印刷有限公司廠校合作聯盟,通過“半工半讀”和“訂單式培訓”的方式,爲農民工開設專業課,解決了企業用工難的問題。

  南京資訊職業技術學院微電子學院院長金鴻介紹說,蘇州一家股份制企業堛熊滓籉L刷等技術含量高的崗位都不對外招人,他們學校的學生就把這些崗位元給包了,全部安排給該校學生實習。學生在企業生產線上不僅能學到真本領,還能領到每個月1000多元的實習工資。

  公司自掏腰包辦學

  由鶴山雅圖仕全資興辦、首期投資超1億元的江門雅圖仕職業技術學校2010年6月竣工。該校是以印刷類專業爲主的綜合性職業技術學校,3年內爭取辦學規模達到3000人以上。該校將堅持“回饋社會人爲本,校企攜手策爲上”的辦學原則,爲企業和社會培養出急需的現代化優質人才。據瞭解,該校2010年秋季開學。

  制定前瞻性人才培養規劃

  專家聲音

  圍繞國務院發佈的《文化産業振興規劃》,中國印刷技術協會首席顧問沈忠康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採訪時提出,提高行業整體職業技能素質應列入“十二五”印刷業發展規劃中,要培養優秀科研帶頭入,著力培養優秀的科研、生産、工藝、技術人員和職工技能素質,建設強大的後備隊伍。

  江西省印刷協會副秘書長林暢茂認爲,近10年來,印刷技術已步入高科技領域,鐳射、電子、數位技術已滲透到印刷的方方面面,印前數位製版已經完全淘汰了傳統的製版方式,數位元技術使生産流程發生了深刻變化,書刊印刷製版已前移至出版社出菲林,有些彩色製版是通過CTP電腦直接製版設備製成印版,這些高端技術需要高技能人才去駕馭。平版印刷設備,在印刷數位化方面也邁出了堅實的步伐,程式控制、數控加速了印刷設備的自動化,精度越來越高,印刷質量越來越好。印後加工也徹底擺脫了手工操作,實現了機械化、自動化、數控化。因此,無論是印前、印刷,還是印後加工都需要大量一線高技能人才。因此,培養造就高技能人才是印刷企業的緊迫任務。

  北京印刷協會知名專家張立民表示,一切技術,包括印刷技術的更新、更替,是生産力發展的必然規律,印刷業者應順勢而爲。21世紀的競爭是産品質量的競爭,但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培養是有周期性的,企業應前瞻性地制定人才長期培養規劃,使企業發展有後勁。要進行人才結構的調整,吸引高素質專業印刷技術和管理人才。發展職業教育和培訓,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的技術合作和人才交流等。

 
  關閉視窗
網站地圖 | 隱私保護條款 | 免責聲明 | 輔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權利。
使用本網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