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关闭视窗
 
香港文化博物馆专题展览「字里图间—香港印艺传奇」延至7月26日结束
发布日期:01/04/2021
消息来源:香港文化博物馆
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及香港版画工作室联合主办,香港文化博物馆及香港版画工作室联合筹划,香港版画工作室策展的「字里图间—香港印艺传奇」展览由2020年10月7日至2021年7月26日于香港文化博物馆一楼专题展览馆五举行。
 
                              
                                                        展场
 
在电脑排版及柯色印刷尚未出现的年代,你可否想像到书本、海报或其他印刷品,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字里图间—香港印艺传奇」为大家发掘活字印刷及平版石印这两种传统印艺的有趣故事。展览除了向观众展现快将失传的印刷技术,亦介绍年青设计师如何以创意为活字及活版印刷带来全新面貌,设计出新一代的印刷品。

                   
年青设计师为传统印艺注入新一代的创意。
 图为ditto ditto特别为展览设计的卡片,以活版印刷印成。
 
展览追溯到19世纪初,马礼逊从英国来华传教,开启了近代中文活字发展。当时,由英华书院研发铸造的明体字称为「香港字」,被誉为是最美的中文活字,更远销海外各国,其踪影见于理雅各翻译的《中国经典》、罗存德编撰的《英华字典》、王韬的《循环日报》及孙俊臣为澳洲华工出版的《无师自晓》自学英语手册。

平版石印则于1826年传到中国,因制作时间比雕版木刻短,而且成本比活字印刷便宜,在短短数十年间已被广泛采用。1884年,上海《申报》出版首份以图像为主的新闻刊物《点石斋画报》,以平版石印带领读者从文字叙事走向图像叙事的新世界。1930年代,五彩石印海报盛行,以仔细分色、制版、套色施印技术,把读者从单线勾勒的世界带至活色生香的观感世界。
 
                                                                                                    二十世纪初的五彩石印海报及手稿
 
时至今天,平版石印发展成柯式印刷,成为印刷业的主流;活字印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年轻一代探索传统印艺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可能性,为传统工艺注入新生命。

 

 
  关闭视窗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条款 | 免责声明 | 辅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权利。
使用本网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