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 关闭视窗
 
喷墨印刷机的中国制造:从本土到全球的崛起,及国际市场开拓
发布日期:21/08/2024
消息来源:全球印刷与包装工业

2024年的德鲁巴展会上,中国参展商数量之多令人瞩目,甚至超越了主办国德国。然而,关于这些中国公司展出的产品,尤其是数字喷墨印刷机方面的报道却相对较少。那麽,中国的数字喷墨印刷机发展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呢?

中国无疑是全球喷墨印刷机最大的市场之一。尽管具体规模难以精确统计,但庞大的市场需求无疑激发了国内厂商的积极投入。不同于其他技术领域,中国制造的喷墨印刷机尚未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推广。目前,欧洲和俄罗斯市场偶有安装案例,其中俄罗斯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俄乌冲突后,欧美日韩供应商纷纷撤出,为中国厂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中国,彩色卷筒纸喷墨印刷机制造商的数量超过了十家。而标签印刷机制造商的数量则更为庞大,只是德鲁巴展会并非以标签印刷为主。在单张纸喷墨印刷机,中国厂商也有所涉足,但产品种类相对较少,反倒是瓦楞纸数字印刷领域越来越广泛。

喷墨技术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快速进入市场的灵活性。由于可以从多个供应商处采购高质量的喷头,中国厂商得以迅速推出新产品。例如,中国厂商率先采用富士胶片最新的SkyFire喷头,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喷墨印刷产业的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厂商通常提供多种配置选项,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无论是印刷速度、颜色数量、幅宽、自动化程度还是进纸方式,都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定制。这种灵活的配置策略,以及相对较低的入门门槛,无疑是中国喷墨印刷机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此外,在印刷质量方面,中国厂商也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中国制造的印刷机占地面积都相对较小。这充分说明了国内客户对设备尺寸的特殊需求:生产车间的空间往往有限。不难看出,这些印刷机是为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而设计的。如今,它们正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并面临着来自其他地区的检验。

英国的印刷行业周刊曾进行过一项调查,询问读者是否会考虑购买中国制造的印刷设备。结果显示,在近200名受访者中,接近一半的人表示「会」或「可能会」。调查涵盖了从传统印刷机到印后加工设备等各种印刷机械。虽然目前在数字印刷领域,中国设备的采购量相对较少,但这一趋势有望发生改变。

设备和墨水的价格一直是购买决策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众所周知,中国制造的产品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印刷设备和墨水也不例外。有许多案例表明,中国产的喷墨墨水价格远低于原装墨水,甚至可能只有后者的一半。

然而,低廉的价格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潜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仔细权衡成本节约与潜在风险之间的关系。从规格参数上看,这些设备的配置似乎颇具竞争力,至少在纸面上是这样。例如,它们通常支持略宽于行业主流的卷筒纸,但可能无法满足某些高端印刷机的要求。此外,设备对承印物的兼容性也值得关注,有些印刷机无法在标准涂布纸上印刷,但有些印刷机有能印刷宣纸或墙纸等不常见的承印物。

除了硬件配置,设备所配套的RIP软件、工作流程和辅助功能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中国制造的印刷机通常采用自研的DFE,能够支持常见的PDFTIFF格式文件。但要确保印刷机的稳定运行,还需要进行大量的设置和调试。色彩管理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也是供应商经常强调的一点。然而,DFE的易用性、故障排除的便捷性以及维护的耗时程度,都需要在实际使用中进行验证。

质量的评估也并非易事。虽然产品规格承诺了高品质,但实际样品的表现却可能令人失望。RIP软件和色彩管理系统固然重要,但油墨、干燥、底涂(中国印刷机似乎很少配备底涂)、卷筒纸控制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印刷质量产生影响。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很少在这些印刷机上看到在线质量控制系统的配置。相比之下,传统喷墨印刷机制造商经过多年的研发和调校,在油墨和底涂的配合上达到了较高水平,从而保证了印刷质量和设备的可靠性。此外,过低廉的墨水价格可能会在质量、可靠性和保质期方面带来隐患。

除了印刷质量,我们还需要关注其他一些因素——印刷设备和墨水是否符合当地的健康和安全法规?设备的操作手册、DFE软件(包括子菜单)是否提供本地化的语言版本?中国的IT技术和云端解决方案能否与您现有的生产环境无缝对接?

如果您对采购中国制造的数字喷墨印刷机感兴趣,最大的挑战可能在于如何找到可靠的供应商。这些厂商通常没有海外分支机构,而是通过当地的经销商进行销售。然而,全球经销商网络的建设尚不完善。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中国供应商都在积极寻求更多的海外合作伙伴。印刷设备的可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售后服务和备件供应的保障程度。供应链越长,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有一家值得信赖的经销商能够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备件库,那麽中国印刷设备在当地的市场前景将会更加广阔。不过,要确保印刷设备的长期高效运行,可能还需要考虑一些超出经销商能力范围的问题。

尽管如此,中国的喷墨印刷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未来我们将会看到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对于一些基础性的应用,例如单色卷对卷印刷,这些印刷机已经能够满足相当一部分用户的需求。

随着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未来的印刷机设计将会更加注重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然而,对于那些对印刷质量、生产效率和设备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用户而言,在选择印刷机时仍需谨慎,以免落入一些潜在的陷阱。

 

 
  关闭视窗
网站地图 | 隐私保护条款 | 免责声明 | 辅助功能
©2006 The Hong Kong Printers Association 保留所有权利。
使用本网站即代表您同意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