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广泛关注,各行各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印刷包装业亦不例外。在此背景下,中们特别邀请了行业相关企业,分享在关税风波中所面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共同探寻破局思路,希望能为业内同仁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
某书刊印企负责人
目前美国的关税政策调整,对于中们的影响非常大,来自美国市场的订单几乎就为0了。 这一次美国的关税政策涉及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甚至对于一些盟友加税更快,因此政策也会变得非常快,今天和明天可能就有180°的大转变。所以中认为变到最后,可能会有好的转机,这个是比较乐观的一种情况。 事实上,美国类似的政策大概7年前就有,倒逼中们一定要搬到海外去生产,中们都是“打太极”了。但是现在的局面更加紧张,如果中们工厂不搬出去,就难以承接美国市场的订单。 面对现在这样的情况,中们其实早有布局。7年前,中们就在印尼开始建工厂,大概今年工厂可以完工,希望明年可以正式投产,之后美国市场的订单中们准备在印尼的工厂生产。 此外,中们现在也在积极开发新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但是开拓的速度没有那么快。目前对于“一带一路”市场,中们担心的是信用问题,害怕资金回笼会有困难,这方面中们也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协助。 某包装印企负责人
关税政策变化目前对中们企业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中们海外服务的客户群主要是集中在欧盟、英国、中东等国家及地区,世界主要的奢侈品品牌也大都集中在欧盟地区。相较之下,中们在北美市场的直接客户占比较少,短期内影响不会太大。涉及到一些原材料的供应,中们早期积累了一定量的库存,基本能满足目前关税动荡期的需求。未来中们也会继续将供应链进行全球化深入布局,最大限度减少类似政策的冲击。 得益于近几十年国内印刷包装行业的供应链结构和布局优化,加上近几年东南亚电商的发展和很多企业跨境布局,这次关税风波对印刷企业的影响可能会有,但不至于说致命冲击。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步伐加速,企业会不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此,中们认为“打铁要靠自身硬”,企业要坚持打造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同时要注重积极创新和转型升级。 开拓海外市场是中们企业极为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今年年初以来,中们就制定了“一带一路”的市场开拓计画,积极跟随国家的政策导向,建立多区域的客户合作,而不仅仅盯着某一个发达市场。在供应链上,中们始终坚持全球化和当地语系化并存的采购原则,推进当地语系化的品质替代备案,不把鸡蛋放在某一个篮子里。同时,中们也在国内市场积极推动战略升级,提高创新与研发能力,拓宽印包业务覆盖范围,坚持“多材料应用、多工艺集成、高品质产品、高品位客户”的企业优势不放松。中们相信,只有充分的备战,才能长久的作战。
某印企负责人
每家印刷企业对于关税影响这件事情的看法,都和自身经营状况相关,没有标准统一答案。企业在一个稳定的商业环境下,才能有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和稳定经营发展。对于关税变动这样的不稳定和不可预测的因素,企业应当如何应对? 首先,要调整心理预期。面临经济下行、行业内卷加剧、关税压力等挑战,如何生存是企业的第一要务,最重要的要保证现金流。 其次,企业应多交流学习,敏锐地捕捉行业和市场的变化,根据自己的业务和市场构成,选择调整业务方向、重新定位还是继续深耕市场。比如主要服务外贸客户的印企可以思考将战略重点从欧美转移到亚非市场,尝试开拓新的市场领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企业还是应当修炼内功。对于主要服务外贸客户的印企而言,美国市场整体需求小了,竞争就更加激烈了,就需要提高效率和拓展业务范围和客户。如果没有这个能力就退出或者收缩资金,有能力就继续竞争。先选择要不要获利离开,面临行业整合分化,有时候退出不是一个坏选择;再选择是不是坚守择机而动,保留现金流寻找机会;最后再选择是不是要成为头部高效率企业,这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了。 总而言之,努力之前,选择很重要;选择之后,努力很重要。企业应当顺应变化,审时度势,谋而后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