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纸质印刷即将消亡的论点被大大夸大了。尽管一些预言家在数码革命的浪潮下,曾为纸质印刷「写下讣告」,但种种迹象表明,到2025年,纸质印刷不仅会继续存在,甚至将蓬勃发展。 随着关于印刷现状的讨论日益激烈,媒体之声,作为《出版商播客》和《出版商简报》的出版方,近期与FIPP联合发布了一份新报告。该报告旨在评估纸本产品的未来发展轨迹,名为《印刷复兴内幕》,它深入探讨了纸本印刷复苏的原因、当前印刷市场的特征、印刷杂志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以及其中蕴藏的机遇。 「人们仍然印刷杂志,因为印刷杂志有利可图,」媒体之声联合创始人、《Grub Street Journal》出版商彼得休斯顿在近期于伦敦举行的出版商播客峰会暨颁奖典礼的主题演讲中指出。「普华永道发现,80%的消费杂志收入仍然来自印刷品,这令人震惊。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涉及许多不同的市场。如果你审视B2B市场,尽管这个数字会低一些,但出版商仍有一半的收入源于印刷品。所以,印刷品并未消亡,远未消亡。」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些结论,FIPP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其50%的会员收入来自纸本出版物。大多数参与调查的会员认为,纸本出版物的发行量并未出现快速下滑。休斯顿表示:「你可能会说,报纸的发行量在纸质出版物领域急剧下降,但杂志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化负面为正面:纸本出版品的复苏 BBC、《富比士》、《纽约时报》和尼曼实验室等媒体品牌对纸本出版物的报导,正印证了其复苏的趋势——相关讨论也从负面转向了积极。例如,BBC报导了《新音乐快递》及其他高阶杂志「黑胶唱片式回归」的故事。尼曼实验室则关注《卫报》如何将其长期发行的系列出版物重新回归纸质形式,而《纽约时报》则盛赞「小众时尚杂志的复仇」。 休斯顿表示:「虽然媒体对纸质出版物的『重启』报导颇为高调,但独立杂志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它曾是一种小众的、受追捧的消遣方式,但我认为这种状况正在改变,它正变得更加主流。主流媒体正在关注它。」
休斯顿强调,重要的是要管理好预期,避免让纸本印刷走向衰退。「如果你能正确地谈论印刷品,就能进行真正理性的对话。如果你仍然期待它回到20年前的样子,那可能不太现实。只要你能管理好预期,就能就印刷品进行理性、恰当的讨论。」
幻灭的低谷与读者的回归 休斯顿认为,印刷媒体的复兴恰逢出版商在数码媒体方面陷入「幻灭的低谷」。他指出:「推荐流量暴跌,程式化广告费率远不及以往。人们甚至会想方设法绕过付费墙,或者干脆直接跳出付费墙。因此,尽管数码订阅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但要实现并非易事。」 「尽管出版商对数码媒体的运作方式感到厌倦,但我认为,读者实际上更多的是害怕和恐惧,而不是仅仅是幻灭。他们面对的是错误资讯和虚假资讯,同时也担心数码技术带来的伤害。」
「澳洲正试图立法禁止16岁以下青少年接触社交媒体。法国则表示,6岁儿童不应该接触萤幕。每个人都担心演算法会接管一切,并向他们灌输各种各样的胡说八道。」休斯顿总结道:「读者感受到的数码幻灭感,正将焦点重新转向印刷品。」
斯威夫特带来的改变:从一次性到收藏品 推动印刷品复兴的关键因素在于,纸制品已从一次性用品转变为可收藏品。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时代》杂志将泰勒丝评选为2023年度人物。《时代》杂志敏锐地意识到斯威夫特的粉丝会渴望收藏任何印有这位流行歌星的物品,因此发布了三个不同版本的封面,每个封面上都有斯威夫特的肖像。读者可以选择以9.99美元购买一期,或以19.99美元购买三期。 休斯顿分享道:「《时代》杂志通常零售18万册,但这期却卖出了86万册。他们真正、恰如其分地融入了收藏的概念。这正是如今纸质杂志的独特之处之一。它已经从一次性用品变成了收藏品。这关乎归属感的象征。我觉得自己是这个社群的一部分,是这个俱乐部的一部分,是那些杂志足够的人能够阅读这一部分。」
变革的种子:利润、价值与永续性 尽管印刷杂志市场正在复苏,但它早已今非昔比。大约20年前,英国的印刷杂志市值约为13亿英镑,而如今已跌至5亿英镑。对于出版商而言,想要进军新的印刷市场,制作高品质的杂志至关重要。 休斯顿强调:「这关乎生产优质产品——高品质、制作精良、精心策划的印刷品。你必须记住,印刷品能做到什么,数码媒体做不到。它存在于现实世界中。你可以拿起它,随身携带。比如《园丁世界》五月刊,里面包含一包种子和一期杂志。但种子无法透过数码媒体销售。」
休斯顿告诫与会代表,不要落入低价销售印刷产品的陷阱。「你缺乏数码覆盖率,也没有平台规模。那么,你该怎么做才合理?」
「有时候,对于公司员工来说,这显而易见。但对于在独立杂志环境中工作的人来说,这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因为独立杂志的驱动力是激情而不是利润。但利润很重要,因为它能让你创作下一本杂志。」休斯顿也赞扬了印刷版在永续性方面的优势,并指出它比数码版更具优势。「数码化的隐性碳足迹简直荒唐。而它被隐藏本身就是个问题。印刷品当然有碳足迹,但它的保质期更长,所以一切都开始平衡了。这可不是说说『数码化、绿色环保』那么简单——因为那简直是无稽之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