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品质技术监督局公布一则通报指出部分酒类产品存在过度包装问题。在酒水行业深入调整、消费理性回归的今天,酒类产品的「去包装化」被频繁提及,更有业内人士指出酒类产品的「裸时代」已经来临。酒类产品,难道真得要「裸奔」? 部分酒类产品存在过度包装问题 此次上海质监局发布的通报显示,饮料酒类商品包装监督抽查的43批次商品中,不合格8批次,均为酒类产品。其中,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佳酿泸州老窖、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祝尊富贵酒、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福中福浓香型白酒等均存在包装空隙率过高的问题,属于过度包装。 包装是产品的外衣,能够展示商品的形象,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促进产品的销售,然而,时下不少产品的包装已经背离了其原始的功能,变得「华而不实」。中国青年报此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访的4,306人当中,97.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中国商品过度包装现象严重,其中76.0%的人认为非常严重。 过度包装不仅增加了产品成本,加重了消费者负担,更对资源造成了严重浪费,据统计,中国每年仅包装废弃物就达2,800多亿元,而处理这些包装垃圾也要投入大量的金钱。 为了限制过度包装,国家出台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并于2010年4月1日起实行。新标准较此前有所放宽,规定食品和化妆品销售包装层数不得多于三层,包装空隙率不得大于60%;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售价的20%;与此同时,针对饮料、酒、糕点、粮食、保健食品、化妆品等过度包装现象较为严重的商品,标准指标要求进行了相应调整。 值得欣慰的是,政治形势和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变让市场上的奢靡之风已经大为收敛,目前市场上的酒类产品越来越向普通消费者靠拢,过度包装问题较之以前也得到改善。 消费理性回归呼唤酒水「裸奔」 自2012年白酒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酒水消费日渐回归理性,披着华丽的外衣的高端酒水不再吃香,中低端、大众化的酒水品牌日渐走俏,去包装化呼声渐高。著名策划人、仁怀市酱门会负责人杜应红表示,过去的所谓「黄金十年」忽视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造就了畸形繁荣,我们需要删繁就简,回到市场本源。 在这样的市场趋势下,光瓶酒一度受到热捧。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白酒容量超过5,000亿元,而其中超过10%的容量来自光瓶酒市场,高达500亿元之多。 光瓶酒之所以受到热捧,是因为相对于高端产品,中低端酒水的去包装化更加容易和必要。根据杜应红的说法,低端酒的价格不高,分配到包装上的费用很少,同时,低端酒毛利低,零售价才100元左右的酒,加50元的包装不划算。 白酒的「衣裳」到底该怎么穿? 诚如上文,并不是所有的白酒产品都适合「裸奔」,高端白酒产品因为其特殊的消费群体、消费场合,必然要求相对精美的包装。不少酒水爱好者表示,精美的包装不仅会让产品赏心悦目,更使得产品具有收藏价值。那么,白酒的「衣裳」到底该怎么穿? 而根据深圳市正观行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文明的观点,包装讲究「适宜」二字。「消费者觉得买这瓶酒,这个包装对得起它的价格。设计上,每个品牌有它的个性,包装设计应该达到不用看商标,只要看外包装就知道是这个品牌的产品。」 事实上,在品质为上与遵守国家包装标准的基础上,白酒包装还可以走出一条互联网化、个性化的道路来提高酒水本身的附加值。目前酒业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靠上酒,简洁大方的纸质外包装上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印制各种图案,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让产品个性十足。总之,在行业积极谋变的今天,无论是酒水的「去包装化」还是酒水包装的互联网化与个性化,都是值得尝试和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