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本是一個普通的日子,2009年國內天貓利用這個日子行銷網絡購物,當年營業額達9.36億元;第二年52億元,到了2012年創造了191億元營業額的神話……一個網購公司24小時完成了全國99%公司幾乎一年做不到的營業額,從此大家對「互聯網影響各行各業」的理論有了深刻印象。
雙十一的新聞讓面對未來焦慮的各行各業把注意力轉向了「互聯網」,科印傳媒敏銳地抓住了產業的脈動,於2013年主辦了第一屆印刷電子商務年會,為國內印刷產業打開了互聯網印刷想像與嘗試的動力。
打開訂單新門戶仍需印刷電商與印企多一點磨合
國內出現過300∼400家印刷電商,幾年下來,這些電商嘗試了各種方法(如網推、地推等)到雲端找新訂單的嘗試,最後發現雲端的印刷訂單似乎都困在淘寶生態圈內,然而淘寶印刷總產值和全國印刷總產值相比較,實在微不足道。雲上的門戶不好使,印刷電商想到了國內幾十萬家快印店。印刷企業應用互聯網可以和不同地區的快印店合作,他們提供印刷電商的產品去增加快印店自身的產品線,電商也有了新門戶去爭取新訂單。企業管理教材說這是「雙贏」。
打開訂單新門戶是印刷企業者思考如何應用互聯網的關鍵。起初有一些快印店和印刷電商的合作並不順利,造成了快印店同行對印刷電商的猶豫和警惕,在幾次數字印刷的會議上,有不少快印店質疑前來招商的印刷電商的意圖。
印刷電商需要線下門戶,相互合作才可以創造互聯網的未來,可惜合作不易。或許是印刷電商說服力不足,或許是快印店對印刷電商的合作存有戒心—怕客源被電商攔截。可惜,由於相互不友善的氛圍導致只有極少數的快印店願意成為電商的線下門戶。
像邯鄲雅圖數字印刷(快印連鎖店)和都能印平台合作,平台的報價功能解決了快印店員工對印刷品不會報價的困擾,因而增加了快印店原來不具備的印刷品,一年下來邯鄲雅圖的營業額增長了30%。他們的合作證明了利用互聯網協作的價值,快印店可以提供最後一裡路印刷服務,説明印刷廠銷售,而重資產的印刷廠可以為更多線下門戶提供印刷服務。
可以想像互聯網改變印刷產業所能實現的不只是雙贏,而是多贏的新局。
快印店聯盟呈未來強趨勢
在互聯網印刷的未來,快印店勢必佔據重要地位。國內印刷電商經過幾年的探索,不論是利用互聯網擴充客源也好,或是分享自己的產能、服務也好,大部分都還沒找到互聯網印刷的贏利模式,原因很簡單,新訂單不會自動從網路上進來,印刷電商只好主動去把客戶找來,而電商沒能力在全國各地四處找活兒,遍佈全國幾十萬家的快印店每天都在做印刷生意,正好是任何有互聯網功能的印刷廠門戶。
於是,業界認清了互聯網印刷的本質,不只是電商,快印店同樣意識到了未來。2015年以來,國內各地舉辦了許多快印產業相關的培訓課程和會議,規模越來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