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出版商協會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疫情期間,圖書線下渠道規模同比下降11%,線上渠道規模同比增長30%,紙質書銷量同比增長20%。韓國出版業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第一,延期開學導致了兒童和青少年讀物的銷量增加。第二,對名人和其成就的追捧引發並帶動了相關書籍的購買熱潮。第三,對未來的焦慮帶動了理財和經濟類圖書的銷售。第四,自然科學類讀物的銷量增長了45%,這應該是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們對病毒和傳染病的好奇所導致的。整體來說,除了旅行類圖書外,人文、文學等幾乎所有類型的圖書銷量都有明顯增長。被翻譯成韓文出版的中國圖書也呈現了這樣的趨勢。相比政策、制度方面的圖書,韓國讀者更青睞名人傳記或文化、思想方面的歷史類書籍。綜上所述,在危機、災難和巨大的公共安全事件面前,書籍的力量更能顯現出來。 後疫情時代,出版業有幾大趨勢值得關注: 第一,人們的關注點和圖書市場呈現的趨勢是一致的,所以對未來的焦慮和不確定性會持續帶動理財和經濟類圖書市場的增長;心理自助類圖書的受歡迎也會持續一段時間。另外,「新常態」和後疫情時代也必定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所以讀者對教養類圖書的關注度也會增加。 第二,隨著全新商業模式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圖書市場也可能成為「風險產業」,社會環境的變化和各種平台的崛起已經帶來了從紙質書到電子書、再從電子書到有聲書的轉換。疫情期間,網絡漫畫和網絡小說等網絡出版物飛速成長,可見,出版是一個能夠持續成長的產業,只不過內容呈現形式或發行方式上必定會有所轉變。 第三,有必要構建應對「非面對面」經濟的書店和圖書館的生態鏈。此次疫情加快了韓國出版業線上發行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出版機構、書店等要盡快轉變思路。這也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扶持,營造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 疫情將可以居家辦公的行業和不可以居家辦公的行業區分開來,內容傳播開始更多地在網絡上進行,但這樣「非面對面」式的交流並不是我們熟悉的生活方式,出版業也在此過程中顯現出很多不足和缺陷。但目前看來,在疫情的衝擊下,最挺得住的行業就是出版業,出版業是一個具有無限可能性的領域。後疫情時代,社會趨勢和關注點發生變化時,出版人要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去面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