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2021年前11月,京津冀進出口總值4.03萬億(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6.1%,佔全國進出口總值的11.4%,佔比較去年同期提升0.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18萬億,增長26%;進口2.85萬億,增長26.2%。 2021年,京津冀外貿量穩質升,月度進出口已經連續10個月保持同比兩位數增長。進口方面,原油、金屬礦及礦砂、汽車和天然氣位居進口商品前4位,進口分別增長33.2%、21.6%、17.8%和57.8%。 出口方面,國際市場需求增加利好出口,成品油、醫藥品、鋼材、手機和電子件位居出口商品前五位,出口分別增長5.5%、539.8%、60.7%、28%和27.5%。 從貿易國來看,歐盟位居京津冀貿易夥伴首位,進出口增長16.7%,佔同期京津冀進出口總值的14.3%;對東盟增長23.9%,佔10.4%。 據介紹,三地海關成立京津冀協同發展組,創新「監管產裝、抵港直裝」業務模式,助力出口貨物通關。北京、石家莊海關在該模式下對轄區出口生產型企業進行監裝作業,企業完成提前報關後,貨物抵達天津口岸即可享受「抵港直裝」便利化措施,有效縮短在港等待時間。 此外,天津海關聯合北京、石家莊海關,推廣天津關港「集疏港智慧平台」,實現「車貨船三維智能匹配」「雙重匹配」等智能服務,京津冀三地企業在天津港提箱或裝船時,可依托該平台開展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出口貨物「抵港直裝」作業,進口提箱用時由1至2天壓縮至最短1.5小時。 |